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白石山观音寺》
《游白石山观音寺》全文
宋 / 胡仲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绿阴深处石桥横,才入山门意便清。

林下一僧无个事,时来倚树听泉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báishíshānguānyīn
sòng / zhòngcān

绿yīnshēnchùshíqiáohéngcáishānmén便biànqīng

línxiàsēngshìshíláishùtīngquánshēng

注释
绿阴:茂密的树荫。
深处:较隐蔽的地方。
石桥:石头建造的桥。
横:横跨。
山门:寺庙的入口。
意便清:心情立刻变得清爽。
林下:树林之中。
一僧:一位和尚。
无个事:无所事事。
时来:有时。
倚树:靠着树。
听泉声:倾听泉水的声音。
翻译
绿色树荫下的小桥横跨,刚进入山门心情就变得清新。
树林中有一位和尚无所事事,时常靠着树倾听泉水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白石山观音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绿阴深处石桥横",以生动的景物勾勒出山中寺庙的幽静环境,石桥隐没在翠绿的树荫之下,显得古朴而宁静。接着的"才入山门意便清",表达了诗人踏入寺门后内心的清净与放松,仿佛外界的纷扰都暂时远离。

"林下一僧无个事"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的闲适生活,他没有俗务缠身,静静地享受着山林的宁静,时而倚靠在树下聆听潺潺的泉声。这句诗流露出对僧人生活的羡慕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石山观音寺的清幽环境和僧人的禅定生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具有浓厚的禅意和自然之美。胡仲参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往往富有哲理,这首诗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胡仲参
朝代:宋   字:希道   籍贯:清源(今福建泉州)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觉衰

形神日日觉支离,此事到头吾自知。

鵩赋不须伤贾谊,铃歌试自学桓伊。

卦分离坎劳收拾,药煮参苓空护持。

渴饮饥餐惟待尽,古云知命有何疑。

(0)

临汝上老母寿

东风吹入北堂深,鹤发盈盈照玉簪。

一百年中今日寿,三千里外此时心。

白华诗阙从头补,綵服欢多次第寻。

谁信吾家双老母,酒杯都向汝川斟。

(0)

观涨次潘水部韵

南北依稀路转迷,大江倒注入回溪。

千金不见王家堰,万柳难寻苏子堤。

白屋此时成涧壑,苍生何日出涂泥。

忧心百转劳经济,拟岘台高云雾齐。

(0)

成化癸卯夏提学侍御娄君洎部曹诸君六七人咸集于西园月出酒酣各有倡和予次韵二首·其一

三载仪曹留宦辙,半园风月属閒身。

眼前富贵都成幻,梦里溪山疑是真。

树密不知时已夏,花香暗记岁为春。

十年簿领埋头久,此乐今宵难语人。

(0)

宣州夜坐阅公案有作二首·其一

少学屠龙技,晚收劾鼠名。

深情数日辨,弊牍几番更。

自古雀无角,方今蝇善鸣。

就中生死路,不敢负神明。

(0)

归朝欢.漳守陈公洪谟有捕寇功膺奖劳之典僚属乞词以贺

太守胸藏孙武子。十万甲兵盘肺腑。

汀州鼙鼓正纵横,用权制变谈笑取。汀纷方如许。

漳南随处种禾黍。这太平,左撑右柱,太守用心苦。

喳喳喜鹊鸣前署。报道褒书来宪府。

蛟龙不作泥涂蟠,凤凰终展云霄羽。化工善陶铸。

谁云翻覆无凭据。吹寒炉,石烹五色,看补青天去。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