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畔介昂藏,博袖貌复苍。
爱他好风度,不是拟元章。
令人磬折者,却自揖山亭。
可悟漆园论,主宾谁定形。
亭畔介昂藏,博袖貌复苍。
爱他好风度,不是拟元章。
令人磬折者,却自揖山亭。
可悟漆园论,主宾谁定形。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旁人物的风度与神韵。首句“亭畔介昂藏,博袖貌复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外在形象,介字强调了人物的挺拔与不凡,博袖则描绘了宽广的衣袖,复苍则点明了人物的成熟与深沉。接下来,“爱他好风度,不是拟元章”表达了诗人对人物风度的赞赏,并且暗示了这种风度超越了模仿,具有独特的魅力。
“令人磬折者,却自揖山亭”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动作与姿态,磬折是一种恭敬的姿态,这里用来形容人物对山亭的尊敬,而“却自揖山亭”则表明了人物主动向山亭行礼,展现了其谦逊与敬重的态度。最后,“可悟漆园论,主宾谁定形”引出了一个哲学思考,借用《庄子·内篇》中的思想,探讨了主与宾、尊与卑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在人际交往中,角色与地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形象和动作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哲学思想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