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居二首·其一东亭》
《寓居二首·其一东亭》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口南迁粗有归,一轩临路阅奔驰。

市人不惯频回首,坐客相谙便解颐。

惭愧天涯善知识,增添城外小茅茨。

华严未读河沙偈,偃仰明窗手自披。

(0)
翻译
全家南迁总算有了归宿,路边小屋看尽来往行人。
市井之人不习惯频频回头,座中客人熟悉后就面带笑容。
感激远方的知己好友,他们的善意让我的小屋在城外增添温暖。
华严经虽未全读,但在明亮的窗户下亲手翻开书页。
注释
十口:全家。
南迁:向南迁移。
粗:大致。
归:归宿。
一轩:一间小屋。
临路:路边。
阅奔驰:看尽来往行人。
市人:市井之人。
频回首:频繁回头。
坐客:座中客人。
解颐:面带笑容。
惭愧:感激。
善知识:知己好友。
小茅茨:小屋。
华严:佛教经典《华严经》。
河沙偈:比喻极多的佛经篇章。
偃仰:阅读时的姿态。
手自披:亲手翻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寓居二首(其一)东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南方迁移后,终于有了一个简陋但温馨的居所,面对路上的行人和过往,他感到既新奇又亲切。市井之人对他的频繁回顾,让他感受到邻里间的关注,而座中宾客的理解笑容则让他心情愉快。诗人感激远方的朋友给予的关怀,同时对自己能在城外的小屋中阅读佛经《华严经》感到满足,尽管还未完全领悟其中的深奥教义,但他愿意在明亮的窗户下亲手翻阅,享受这份宁静与学习的乐趣。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新生活的适应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送柯以善自杭游鄂

江汉天风日夜清,君游何处濯尘缨。

云从鹦鹉洲前出,月在凤皇山上明。

已羡经籯吴士艳,行看词笔楚人惊。

残荪剩芷将何用,归日分张与后生。

(0)

辛巳岁六月三日书事

急报传来又不真,迎门翁稚笑声频。

情怀经苦思平世,颜貌缘愁似老人。

兵后尚多难料事,山中谁是自由身。

沙瓶酒酽鲑蔬有,领取灯花一树春。

(0)

刘正仲至宝山不值主人而去次韵奉寄

日日松间过□□,诗成忽在水云西。

何人夜榻愁听雨,无数春船倒上溪。

燕笋出时斑豹美,凤花开处杜鹃啼。

东归更踏来时路,醉笔山廧取次题。

(0)

赠屋西小陈秀才·其二

毛锥自是今无用,铁砚还知古可穿。

不惜日抄三万字,胜储百亩剡中田。

(0)

送陈养晦谒阆风舒先生四首·其四

无诗莫入阆风里,到却阆风那有诗。

拾取松风作新曲,归来时向梦中吹。

(0)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其三天聪洞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岂伊穿凿力,能探杳冥心。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