囹圄空虚入颂歌,雪霜风雨四时和。
君王德惠施天下,甘露偏于柳上多。
囹圄空虚入颂歌,雪霜风雨四时和。
君王德惠施天下,甘露偏于柳上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和谐与祥瑞并存的景象。在这里,囹圄(监狱)空虚意味着刑罚宽松、社会安宁,而“入颂歌”则表明人们对此和平生活的赞美之情。自然界的雪霜风雨也在四季中保持着和谐的节律,这种自然秩序的维持反映了君主德政的施行。
诗中的“甘露偏于柳上多”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述,甘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美酒,常用来比喻吉祥之物。这里它“偏于柳上多”,形象地表达了君主恩泽如同甘露一样,均匀而丰厚,特别是在春天的柳树上显得更加浓郁。这是对君王德惠及普施天下的赞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状况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充满祥瑞气息的宫廷生活画面。
为政为人渐见心,长才聊屈宰长林。
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寒雨旋疏丛菊艳,晚风时动小松阴。
讼庭闲寂公书少,留客看山索酒斟。
驿骑朝天去,江城眷阙深。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辞阴。
泽国三千里,羁孤万感心。
自嗟文废久,此曲为卢谌。
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
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
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
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