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茫茫光四垂,夜珠飞上珊瑚枝。
老人独坐船头望,疑是扶桑浴日时。
天水茫茫光四垂,夜珠飞上珊瑚枝。
老人独坐船头望,疑是扶桑浴日时。
这首明代成鹫所作的《海月》诗,以海中之月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海上景象。
首句“天水茫茫光四垂”,开篇即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海洋与天空相连,光线在四周弥漫,营造出一种浩渺深远的意境。接着,“夜珠飞上珊瑚枝”一句,巧妙地将月光比作夜明珠,飘洒在珊瑚树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珊瑚枝在这里不仅象征着海底的奇景,也寓意着生命的繁盛与不息。
“老人独坐船头望”,笔锋一转,引入一位孤独的老者,他静静地坐在小船上,凝视着这轮海中的明月。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赋予了诗歌以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老者的思绪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最后一句“疑是扶桑浴日时”,将老者的感受推向高潮。扶桑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此处用以形容海月升起的时刻,仿佛太阳即将从海面升起,充满了希望与生机。这句话不仅展现了海月的壮丽,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光明与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海月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视觉上的震撼,也有心灵上的触动,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穆王有天下,王纲正齐肃。
玉帛来万邦,明堂覆重屋。
珠金严器皿,龙章粲华服。
玉戚副朱干,英茎荐清曲。
窈窕备嫔御,芳颜美如玉。
文章穷制作,采色已繁缛。
晚与化人游,清都暂经目。
梦回顾人世,怆恨情不足。
九重深且严,视若窘羁束。
腐朽视玉石,膻恶生膏沐。
倏起驾八骏,凌飞厉黄鹄。
远寻西王母,高宴昆山麓。
归来九庙荒,日暮歌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