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满目动哀思,春草春花似旧时。
堂斧已成终古恨,斑斓不复往时嬉。
中宵秖解追前梦,隔岁犹如在远离。
却忆高堂览明镜,曾将华发叹年衰。
风光满目动哀思,春草春花似旧时。
堂斧已成终古恨,斑斓不复往时嬉。
中宵秖解追前梦,隔岁犹如在远离。
却忆高堂览明镜,曾将华发叹年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次韵(其二)》。诗中通过描绘春日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风光满目动哀思”,开篇即以满目的春光引发哀愁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春草春花似旧时”一句,运用对比手法,既赞美了春日美景,又暗含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堂斧已成终古恨,斑斓不复往时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堂斧”这一意象,暗示了某种不可挽回的遗憾与痛苦。而“斑斓不复往时嬉”则直接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失去它们的无奈和哀伤。
“中宵秖解追前梦,隔岁犹如在远离。”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现实的疏离感。夜晚的回忆与隔年的距离,都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分量。
最后,“却忆高堂览明镜,曾将华发叹年衰。”诗人回想起曾经在父母面前照镜子,感叹岁月带来的衰老,这不仅是对个人老去的哀叹,也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亲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