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缆任城下,登楼古堞边。
远山低绿树,平野接青天。
身世无何酒,神游不记年。
怜才今昔意,汶月向人圆。
系缆任城下,登楼古堞边。
远山低绿树,平野接青天。
身世无何酒,神游不记年。
怜才今昔意,汶月向人圆。
这首元代诗人杨敬德的《登太白楼》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对才华的珍视。
首联“系缆任城下,登楼古堞边”,开篇即以“系缆”和“登楼”两个动作,生动地勾勒出诗人置身于古城墙边的情景,既表现了行动的自由,也暗示了对历史的追忆。
颔联“远山低绿树,平野接青天”,运用对比手法,将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绿树、广阔的平原与高远的天空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层次分明、气势磅礴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辽阔。
颈联“身世无何酒,神游不记年”,转而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无何酒”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神游不记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时间的体验,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解放的精神追求。
尾联“怜才今昔意,汶月向人圆”,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珍视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借月亮的圆满象征着美好与和谐,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友情、才华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其对人生、对才华、对友谊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