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荣众芳,秋露悴百草。
羲和策日月,疾急两飞鸟。
枯桑号天风,俯仰波浩渺。
气流物随化,金石不自保。
人生寄蜉蝣,时迈胡不老。
天地有终穷,微眇何足道。
春风荣众芳,秋露悴百草。
羲和策日月,疾急两飞鸟。
枯桑号天风,俯仰波浩渺。
气流物随化,金石不自保。
人生寄蜉蝣,时迈胡不老。
天地有终穷,微眇何足道。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更迭为背景,探讨了生命与时间的短暂与无常。开篇“春风荣众芳,秋露悴百草”,描绘了春去秋来,万物生长与凋零的自然规律,暗喻人生的盛衰变化。接着“羲和策日月,疾急两飞鸟”运用比喻手法,将太阳与月亮比作飞鸟,强调时间流逝之快,如同飞鸟掠过,一瞬即逝。
“枯桑号天风,俯仰波浩渺”进一步描绘自然界中的景象,枯桑在狂风中呼号,波涛汹涌,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力量的强大。随后“气流物随化,金石不自保”指出即使是坚硬如金石之物,在自然变化面前也无法自保,暗示了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法则的支配。
最后,“人生寄蜉蝣,时迈胡不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将人比作蜉蝣,生命如同蜉蝣般短暂,不禁让人思考为何不能永葆青春。而“天地有终穷,微眇何足道”则揭示了宇宙的无限与人类的渺小,感叹于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对生命、时间与宇宙关系的哲思。
南风之薰兮五弦绝,可以解愠兮忧心益惙。
念寓形於溟涬兮,藐一沤之起灭。
前乎数千年之名世兮,后方来而未歇。
往者不我留兮,来者不我接。
何彼顽之弗夭兮,而独萎乎此哲。
非夫人之立极兮,凛世路之迫阨。
惟圣斯恻兮,建学校以寿吾道之脉。
士不可辱兮又焉可杀,孰悟我圣明兮几袭秦之乱辙。
我公之忠愤贯日兮,所以疾驱而朅朅。
一去国兮一阴方猾,再去国兮重阴栗烈。
鄙夫熟视兮,壮群邪之蟠结。
目断留田兮,歌南风之阕。
北风北风兮岁律告终,岂惟岁律兮嗟世道之益穷。
有美君子兮,非斯世之人物。
有古人之风兮,有无我之德。
我亦何知兮,托先世之余契。
两书相劳苦兮,蔼然敬爱之意。
迹虽疏兮此心不忘,死生契阔兮怅十二里之高冈。
歌薤露之卒章兮,有泪滂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