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冬过笠泽渔隐》
《早冬过笠泽渔隐》全文
元 / 陈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方塘如鉴石如峰,落叶平芜覆一重。

云作晚阴低薜荔,水涵秋色乱芙蓉。

黄冠道士松间过,白雪渔翁月下逢。

尚想天随无俗伴,应携茶灶与从容。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方的《早冬过笠泽渔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冬日渔村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方塘如鉴石如峰”,以“方塘”比作明镜,形象地描绘出水面的清澈明亮;“石如峰”则通过比喻,将岸边的岩石比作山峰,突出了岩石的峻峭。这两句不仅勾勒出水面与岸石的对比,也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接着,“落叶平芜覆一重”一句,通过“落叶”和“平芜”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田野的萧瑟景象,同时“覆一重”则暗示了落叶之多,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这一句既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

“云作晚阴低薜荔,水涵秋色乱芙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云彩低垂,仿佛要遮蔽薜荔(一种藤本植物),而水中倒映的秋色与乱舞的荷花相互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黄冠道士松间过,白雪渔翁月下逢”则是对人物活动的描绘。道士在松林间悠然行走,渔翁在月光下与之相遇,这一静一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尚想天随无俗伴,应携茶灶与从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享受简单而自在的生活。这里的“天随”可能是指诗人所仰慕的隐士或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而“茶灶”则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的穿插,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冬日渔村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陈方
朝代:元

元京口人,字子贞,号孤蓬倦客。赴省试至吴,元帅王某招致宾席,因寓吴。晚主无锡华氏家塾。工诗。有《孤蓬倦客稿》。
猜你喜欢

暮秋江上书所见

生后浮名过耳轮,烟霞漠漠悟前身。

鱼心怯浪空惊水,马眼临秋不怕尘。

海上偶逢山上叟,黑头相送白头人。

那堪晚节催篱菊,一夜霜风雁路新。

(0)

泊舟江楼

碧浮天欲尽,河汉在高楼。

星乱江中夜,砧寒海外秋。

何堪霜与雪,重迫病兼愁。

自悔蹉跎久,终年在客舟。

(0)

閒居·其十

倚杖空庭外,川原一望微。

欲将婴母去,未见凤皇飞。

绿草添深露,红霞醉落晖。

听闻人逐兔,此候不知归。

(0)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其十

万峰矗矗水潺潺,浅浅沙堤曲曲湾。

独泛轻舟下溪去,西山东望是东山。

(0)

寄临川刘钟台先生·其二

士有不得志,闭户尘凝几。

驱车驾言迈,念年不踰里。

草莽怀杞愚,中宵频徙倚。

马齿日以长,然疑互相訾。

居圉属多虞,安能为园绮。

飞鸟艰羽毛,国士惭知己。

悠悠望江乡,所思若庭戺。

毋然恋岩阿,勉为苍生起。

(0)

客中自慰

松长阴崖只动梢,鹤凌秋汉不知巢。

无涯好境非难历,有数贤人定得交。

疏放肯拘诗里格,推移休卜易中爻。

随他问字殷勤应,欲采方言著解嘲。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