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浮天欲尽,河汉在高楼。
星乱江中夜,砧寒海外秋。
何堪霜与雪,重迫病兼愁。
自悔蹉跎久,终年在客舟。
碧浮天欲尽,河汉在高楼。
星乱江中夜,砧寒海外秋。
何堪霜与雪,重迫病兼愁。
自悔蹉跎久,终年在客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江楼时所见的壮丽夜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句“碧浮天欲尽”,以“碧”字渲染出江面的广阔与深邃,仿佛天空也即将融入这无边的碧色之中,营造了一种辽远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河汉在高楼”一句,将银河与江楼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又赋予了人文景观以诗意的点缀。
“星乱江中夜,砧寒海外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景的描绘。星星在江面上闪烁,似乎与夜空中的星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而“砧寒”则暗示着远方传来捣衣声,秋天的寒意透过这声音传递给读者,增添了几分季节的冷清与哀愁。
“何堪霜与雪,重迫病兼愁”两句,情感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霜雪的压迫,不仅指自然界的严寒,更暗喻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加上“病”和“愁”的双重负担,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沉重,表达了对生活不易的深切感慨。
最后,“自悔蹉跎久,终年在客舟”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岁月虚度的后悔,以及长期漂泊异乡的无奈与孤独。这种自我反思与情感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泊舟江楼》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其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我裾未洗闽山土,君驾柴车过茅宇。
相从仅作一夕留,冒雨冲风何自苦。
如君人才岂终滞,瑚琏要为清庙器。
宜黄玉山俱作客,近湜何殊远居易。
我贫不得为君谋,恐君远适关我忧。
作诗寄示三径蒋,并简平生顾曲周。
负笈初忘道阻长,求船翻为岁奔忙。
一尊故惜时重与,四海当知别未尝。
渭北江东无异辙,太虚明月本同光。
属公忽讳经为别,遣客仍知醉不忘。
忆昨携诗辱报诗,再来有约竟乖期。
不应置我毋庸友,何自令人极所思。
千里叶舟黄落后,一官斗粟倦游时。
访寻不见萧齐处,风雨何由话别离。
道学元无伪,标名徒尔劳。
孤忠天不管,一死世尤高。
未洗边庭血,先焚董腹膏。
乱离元有自,附壁为三号。
茅轩临水自谁开,况有荼醾玉作堆。
佳节愁孤一百五,可人共约两三杯。
轻雷淡雨林间过,落日清风座上催。
更喜经行远城市,不妨杖屦晚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