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场势地苦奔波,一落沧江兴便多。
误上富山眠钓石,旁求无奈故人何。
名场势地苦奔波,一落沧江兴便多。
误上富山眠钓石,旁求无奈故人何。
这首诗名为《渔》,是明代诗人区越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中的疲惫与厌倦,以及转而追求自然生活的心境转变。
首句“名场势地苦奔波”,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名利场的厌倦和挣扎。在权力与地位的追逐中,身心俱疲,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宁静。这句诗以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渴望逃离的冲动。
接着,“一落沧江兴便多”一句,诗人形象地描述了自己从官场退隐后,心灵得到了释放,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沧江,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诗人仿佛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和满足。
“误上富山眠钓石”这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富山,可能是指富有自然美景的山峰,眠钓石则暗示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既能享受自然之美的宁静,又能体验垂钓的乐趣,过上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
最后一句“旁求无奈故人何”,则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在新的生活方式中,虽然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但同时也感到了孤独,对过去的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怀念。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也反映了他在新生活中所面临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自然生活的心理转变过程,以及在新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悦与孤独。它不仅是一次个人心境的转折,也是对传统价值观和现代生活选择的一种反思。
君作来宾宰,听我说来宾。
蛮俗无王化,当为行化人。
有民无租赋,租赋出商旅。
逐利遭重徵,商旅亦良苦。
能放一分宽,可减十分怨。
不爱资囊橐,但爱了支遣。
民穷赖抚摩,官贫俸不多。
但得百姓安,俸薄其柰何。
勿谓朝廷远,官职易迁转。
律己贵廉勤,御事要明断。
自县辟为州,指日为太守。
须知早归来,瘴乡不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