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乱后》
《乱后》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乱后今谁在,年来事可伤。

云深怀故里,春老尚他乡。

宁复论秦过,终当作楚狂。

维舟短篱下,聊学捕鱼郎。

(0)
注释
乱后:战乱之后。
今谁在:还有谁在这里。
年来:近年来。
事可伤:令人感伤的事情。
云深:深深的云雾。
怀故里:怀念故乡。
春老:春天已老。
尚他乡:仍在异乡。
宁复:何必再。
论秦过:讨论秦国的过错。
终当作:终究会成为。
楚狂:像楚狂人一样。
维舟:系舟。
短篱下:简陋的篱笆下。
聊学:姑且学习。
捕鱼郎:捕鱼为生的人。
翻译
战乱之后还有谁在这里,近年来的事情实在令人感伤。
身处深深的云雾中怀念故乡,春天已老却还在异乡漂泊。
何必再讨论秦国的过错,我终究会像楚狂人一样狂放不羁。
我在简陋的篱笆下系舟,姑且学习捕鱼为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和个人流离失所深切的感慨。诗中“乱后今谁在,年来事可伤”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抒发了战争之后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悲哀,以及个人经历的苦难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云深怀故里,春老尚他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流离在外、无法归期的无奈与孤独。这里的“云深”象征着距离和隔绝,“春老”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更突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宁复论秦过,终当作楚狂”两句,通过历史上的比喻(指齐王田和与秦国的战争),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乱世,但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愿随波逐流。这里的“楚狂”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隐士、狂人接舆,借此形象表明自己不畏强权、保持独立思考的决心。

最后,“维舟短篱下,聊学捕鱼郎”则是诗人在流离失所之际,通过学习捕鱼人的生活,寻找一丝安慰和生存的希望。在这里,“维舟”指的是简陋的小船,“短篱”则形容渔家的简单住所。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自己在困顿中的坚韧不拔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动荡乱世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坚守与希望。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夏寒

三伏当炎热,翻如九月天。

晨兴重衣裌,夜宿尽防川。

船撼江声怒,楼侵雨气缠。

白头悲世态,何以度残年。

(0)

兰陵请雨

夜半何所适,请雨之名山。

兰陵古仙府,妙迹殊可攀。

秘文呼蛰龙,舒雁荐层坛。

屏气注诚想,百灵启玄关。

绿章封事奏,金阙承恩还。

林风生泠泠,涧溜添潺潺。

遥峰霭冥雾,倏歘迷区寰。

殷雷无猛威,激雨增微澜。

宁独濡枯焦,永愿清尘烦。

(0)

元德秀二首·其一

五凤楼前观大酺,肯因工拙见贤愚。

优倡数百被锦绣,安得人歌于蔿于。

(0)

送王潜圣·其三

两翅慢如云,倦飞归故林。

褐夫怀有玉,贫女叹无金。

北阙报初罢,南陔情更深。

升堂拜亲后,先看白头簪。

(0)

晚菊

幽丛有佳色,不必趁时开。

冷艳霜仍借,清香蝶自来。

晚芳情愈重,醉赏目先回。

且伴芝兰秀,休嗟暮景颓。

(0)

冬至偶作

郡南百里即群舒,留滞频惊岁月除。

閒过著慵思运甓,老来多忘却抄书。

水乡鸣雁寒无数,山路幽芳冷自如。

昼坐偏知日南极,十分红影在吾庐。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