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骨溪毛瘦不禁,井花濯濯翠阴阴。
閒来坐对清诗眼,月落半窗风露深。
云骨溪毛瘦不禁,井花濯濯翠阴阴。
閒来坐对清诗眼,月落半窗风露深。
这首诗描绘了菖蒲在云雾和溪水中的生长环境,以及诗人独自欣赏菖蒲时的静谧心境。首句“云骨溪毛瘦不禁”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菖蒲在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纤细与坚韧。次句“井花濯濯翠阴阴”,通过“井花”这一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菖蒲生长环境的清新与幽静,同时“濯濯”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菖蒲叶片的翠绿与光泽。
后两句“闲来坐对清诗眼,月落半窗风露深”,则转而描写诗人在闲暇时光中,面对菖蒲时的内心感受。他以“清诗眼”来形容自己纯净而专注的心境,仿佛能透过菖蒲看到更深层次的生命之诗。随着月亮落下,窗外的风露渐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美的深深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菖蒲及其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知和内心世界的宁静美好。
记瑶台、绣襦甲帐,阿侬十载曾住。
檀槽一曲当筵醉,别遇散花天女。情淡泞。
偏絮絮星星、向我深深诉。莲心太苦。
怕如水年华,傲人心性,无地可安附。
聪明错,解虑落花风雨。酒阑别样酸楚。
广平那是心如铁,也拟梅花一赋。还自语。
看禅榻茶烟,未称迎桃渡。离愁万缕。
正清晓江潭,淡云笼月,黯黯碧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