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六十一,始规白鹤峰。
明春乃落成,我龄适与同。
屏居越两纪,一壑甘长终。
谁知无心云,去住随天风。
兹山匪广峻,横舍环玲珑。
脉络系全闽,却居闾井中。
引泉溉新竹,对月哦古松。
固虑佚老办,不为山灵容。
欲别谢知爱,所期信无穷。
行藏吾自审,不用哀龙钟。
东坡六十一,始规白鹤峰。
明春乃落成,我龄适与同。
屏居越两纪,一壑甘长终。
谁知无心云,去住随天风。
兹山匪广峻,横舍环玲珑。
脉络系全闽,却居闾井中。
引泉溉新竹,对月哦古松。
固虑佚老办,不为山灵容。
欲别谢知爱,所期信无穷。
行藏吾自审,不用哀龙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宝琛在海天阁建成之际,即将北行,向山中诸友辞别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东坡六十一,始规白鹤峰”以东坡(苏轼)晚年规划白鹤峰之事起笔,暗喻诗人虽年岁已高,但仍有壮志未酬之心。接着“明春乃落成,我龄适与同”表达了海天阁将在次年春天竣工,而那时诗人也将年届六十,与海天阁的建成相呼应。
“屏居越两纪,一壑甘长终”描述了诗人过去二十年隐居的生活,甘愿终老于此。接下来“谁知无心云,去住随天风”则以无心之云比喻自己,表达出随缘而行的态度。
“兹山匪广峻,横舍环玲珑”赞美了这座山的秀美,虽非高山峻岭,却有其独特的玲珑之美。“脉络系全闽,却居闾井中”则指出此山与福建全境相连,却位于村落之中,象征着虽处偏远,却与整个世界紧密相连。
“引泉溉新竹,对月哦古松”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通过灌溉新竹、对月吟诵古松,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固虑佚老办,不为山灵容”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仍希望有所作为,不愿被山神所容,即不愿沉溺于安逸,而是追求内心的充实与成长。
最后,“欲别谢知爱,所期信无穷”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诸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行藏吾自审,不用哀龙钟”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充满自信,不会因年老而哀叹,而是积极面对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天意扶炎宋。为吾皇、维衡岳孕,长沙星梦。
社稷勋庸天地窄,不数智名功勇。
要自有、胸中妙用。
擎着东南天一柱,看边民、买犊归耕种。
官职易,此身重。黄封已见传宣送。
却春来、洪钧初转,紫枢归拱。
岁岁玉楼春噀处,慧质明妆环拥。
正弟劝、兄酬欢纵。
一寸丹心坚似铁,待磨崖、勒就浯溪颂。
龙尾道,接天踵。
冰壑平生,如伯伦狂,似希乐豪。
喜观书不用、菊茶明眼,登山不倩、藜杖扶腰。
豆粥萍齑,鲙羹鳞脯,湖海人常折简招。
谁云老,有满怀风月,藏在诗瓢。凌晨向鹄冲霄。
道昴宿于今又应萧。
记垂弧令节,恰当后日,下元好景,正属前朝。
冷胆如天,刚肠如剑,须把千杯寿酒浇。
那堪更,是梅花时月,烂熳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