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其一》
《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同宗多两岁,官学幸同门。

去夏才相别,踰旬遽□□。

□□淹逆旅,公已见曾孙。

二子言将葬,惊嗟欲断魂。

(0)
翻译
同宗的人年纪大我两岁,幸运的是我们在官学里是同学。
去年夏天我们才刚刚分别,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
他在旅途中滞留太久,而我已见到他的曾孙。
听说两个儿子商量要安葬他,我震惊悲痛,心如刀绞。
注释
同宗:指有相同家族血缘的人。
多两岁:比对方年长两岁。
官学:古代的学校,尤指学习儒家经典的教育机构。
幸:幸运。
去夏:去年夏天。
踰旬:超过十天,表示时间很短。
遽:突然。
□□:此处原文缺失,可能是表示时间或状态的词语。
淹:长时间停留,滞留。
逆旅:旅途中的临时居所,常指客舍、旅馆。
曾孙:孙子的儿子,即玄孙。
言:说,谈论。
将葬:即将下葬。
惊嗟:惊讶悲叹。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心神不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哀悼和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同宗多两岁,官学幸同门”几句,揭示了与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在学校共学习过,这种经历加深了他们的情谊。接着,“去夏才相别,踰旬遽□”描述了时间飞逝,转眼便是几个月过去了,而这短暂的时间内却发生了巨变。

“□□淹逆旅,公已见曾孙”两句,表明诗人对生活中的变迁感触很深,故人的家中已经有了曾孙,这种代际的更迭让人不得不面对生命的有限和世事的无常。最后,“二子言将葬,惊嗟欲断魂”则是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诗人听闻故人的子女们谈论着父亲的丧葬之事,不禁感到心如刀割,悲痛难以自抑。

整首诗通过对亲密关系的回忆和现实生活中代际更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易逝的无奈感受。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定风波

一寸丹心碎炼摩。挥开智海息风波。

林下乐投甘养素,中和。放开心月照娑婆。

澄净内全三聚戒,安闲身富六波罗。

隐显神游浑飘逸,无何。青霄物外恣蹉跎。

(0)

朝中措.和孙圆明先生韵

顿抛尘世事无涯。知命度年华。

占断草堂风月,恬然欲对谁夸。

平生据我无拘束,宝鼎养丹砂。

直待功成九转,飘游海上人家。

(0)

洞仙歌

游仙一境,上下川原秀。背负高岗面长溜。

看峰排、千刃地占三阳,佳气聚,相接居民淳厚。

黄童白叟。信道崇真久。同启哀诚荐枯朽。

命簪裳誊奏,列圣高真,颁惠渥、符下宣恩赦宥。

释幽涂、苦爽悉停酸,保见在家家,共沾福祐。

(0)

浣溪沙

梦绕桃源寂寞回。春残滋味似秋情。

多情翻恨酒为媒。

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

小阑幽径独徘徊。

(0)

江城子

纤条袅袅雪葱笼。翠阴重。暖香融。

想是春工,满意与薰醲。

百畹种兰千亩蕙,都办作,一帘风。

花间人似玉芙蓉。月明中。下瑶宫。

只恐行云,归去卷花空。

剩著琼杯斟晓露,留少住,莫匆匆。

(0)

玉楼春

烟炉不断胜金兽。香雾入帘波影皱。

秋堂锦度艳群仙,不惜醉□□舞袖。

繁弦脆管春风□。娇媚如花轻似絮。

劝君须尽眼前欢,酌酒十分千百岁。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