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知县凤冈相访赠诗走笔答和》
《张知县凤冈相访赠诗走笔答和》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古风

众生何痴愚,造物真狡狯。

投其所嗜好,相诱令破戒。

世间耳目玩,山水尤称最。

此癖尚未除,难游天地外。

应知种种相,即是种种碍。

昔年官君乡,面目自憎怪。

牵丝尘土中,若逐傀儡赛。

衣冠强束缚,四体无一快。

嵩岳与太行,徒劳梦魂挂。

自知猿鹤性,雅不宜轩盖。

浩然入匡庐,藉了名山债。

泉石可枕漱,妻子相负戴。

诛茅依甘棠,亦得勿剪拜。

至今屋数椽,留作樵牧话。

岂期山亭幽,得与君晤对。

足音破空谷,高咏喧奇籁。

行当布霖雪,沾润吴楚界。

变化犹神龙,勿效鄙夫介。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世间的贪欲与诱惑,以及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首句“众生何痴愚,造物真狡狯”揭示了人们在欲望驱使下的盲目,而“投其所嗜好,相诱令破戒”则形象地刻画了诱惑的力量。接着,诗人指出山水之乐是世人难以割舍的爱好,但若不能摆脱这种束缚,就难以达到真正的自由。

诗人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感叹官场的虚伪和束缚,如“面目自憎怪”、“牵丝尘土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他选择归隐山林,如“浩然入匡庐”,享受自然的宁静,家人也一同承担这份清苦,但他并不后悔,“泉石可枕漱,妻子相负戴”。

诗人寓居山中,生活简朴,却感到满足,“诛茅依甘棠,亦得勿剪拜”,表示对自然的尊重。他的小屋成为乡间传说,象征着他的生活方式。最后,诗人惊喜于知县来访,两人在山亭中交流,空谷回响着他们的高谈阔论,期待着能给吴楚大地带来润泽,就像神龙般变化莫测。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易顺鼎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赠写真刘敏叔秀才二首·其一

冰鉴传神苦未工,传来恰恰五秋风。

又将老丑形骸子,般入刘家画苑中。

(0)

题胡季亨观生亭二首·其一

谁信秋霜腊雪中,雪中霜里有春风。

菊花未了梅花发,休说桃花入嫩红。

(0)

题刘翔卿蔚然楼二首·其二

楼上青编入骨香,楼前碧岫透帘光。

乘风飞上广寒殿,下看秋容一点苍。

(0)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其一

惠山一别十年强,雪后精神老更苍。

白玉屏风三万丈,半天遮断太湖光。

(0)

德寿宫庆寿口号·其二

清晓鞭声出禁中,惊开剩雨及残风。

金鸦衔取红鸾扇,飞上玻瓈碧海东。

(0)

感兴

看书已怯短檠灯,觅句犹锵涧水声。

诗瘦近来惟有骨,可怜辛苦为虚名。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