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岁事行役,徂春始还归。
昔往草未芳,今来翠成帏。
扶疏满园阴,时禽互翻飞。
丛萱亦已秀,丹葩耀晨辉。
即事谁与娱,淹留自忘机。
日暮复出门,怅然心事违。
古人不可见,独掩荒园扉。
献岁事行役,徂春始还归。
昔往草未芳,今来翠成帏。
扶疏满园阴,时禽互翻飞。
丛萱亦已秀,丹葩耀晨辉。
即事谁与娱,淹留自忘机。
日暮复出门,怅然心事违。
古人不可见,独掩荒园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外出办事返回家中后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开篇“献岁事行役,徂春始还归”两句,简洁地勾勒出诗人奔波劳碌的岁月,直到春天才得以回家的情境。接着,“昔往草未芳,今来翠成帏”,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景象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
“扶疏满园阴,时禽互翻飞”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园林图景,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飞翔,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丛萱亦已秀,丹葩耀晨辉”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色彩斑斓,黄花盛开,红花耀眼,晨光中闪烁着生命的光彩。
“即事谁与娱,淹留自忘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似乎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暂时忘记了世俗的纷扰。“日暮复出门,怅然心事违”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日落时分再次出门,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遗憾。
最后,“古人不可见,独掩荒园扉”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古代贤哲的向往与怀念,以及对自己无法实现更高追求的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归家的场景,融合了自然之美、内心之静与历史之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生小盈盈。是天教断送,赋与多情。
密防鹦语滑,愁压凤笺轻。红泪湿,翠眉清。
犹是可怜生。梦儿中,几回来处,只凭分明。
算来谁负流莺。有花枝照妾,明月随卿。
病应前夜得,眼是几时醒。欲画也,恐难成。
堪否与题名。道判将,绿消红褪,分付丹青。
荣光亿道长春节,流虹又逢绕电。
万国梯航,八方蹈舞,干羽两阶呈遍。云祥舜旦。
更日丽尧年,风清禹甸。
紫玉班中,五明宫里仙人现。遥遥西望长安。
把南山乐只,一杯期献。
再展芹私,萦怀曝爱,惟有升平堪愿。边尘净扫。
尽世界熙熙,太平重见。漫道齐天,后天勤未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