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冷含霜耳带环,和头和面草斓班。
一回春至一回绿,老子何曾解出山。
眼冷含霜耳带环,和头和面草斓班。
一回春至一回绿,老子何曾解出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形象独特的人物,他眼神犀利如含霜,耳朵上戴着环饰,外表看似粗犷,却有着与世无争的淡泊气质。他的生活简单,与自然为伍,春天来临之际,万物复苏,山色转绿,但他从未主动离开过山林,仿佛与世隔绝,不问世事。诗人通过"老子何曾解出山"这一句,表达了对这位隐士超然物外、坚守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整体风格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隐逸风范的精神。
康老生雏,姮娥镜海,古愁吹满鱼天。
谱掐霓裳春纤冷怯冰弦。
迷茫莫辨山河影,但梦惊、兔寐蟾眠。
叹彫年、鬓点吴霜,衣换吴棉。
骖鸾旧侣今何在,认兰魂竹泪,路杳湘川。
獞锦蛮花,羁怀暗损凄妍。
尘襟未浣当时酒,记泛人、茶鼎亲煎。
问胡然、蜀魄长孤,桂魄空圆。
庐阜西江,借倦旅尘襟,净洗秋色。
湖月留荷,浦云催桂,雁风送寒尤力。喟然太息。
最嫌隔水眉峰碧。自去国。谁念帝台,寻梦旧词客。
呼酒共剪,画烛西窗,与君共谈,聊破岑寂。
醉吟商、丝阑雅曲,红箫银字助浮白。
奇句问天应断得。
暮雨芜馆,还怕瘦骨难禁,彩鸾归也,庾梅江驿。
香冢要离侧。料夜台、人恋帝城秋色。
诗唱鲍家,墓留秦女,归鹤天窄。
换尘劫华鬘,断弦梅柱乍敛抑。背故山,藏恨碧。
剩漱玉词篇,瘗琴铭字,纵比素馨斜好,旧游终忆。
幽穸菭衣翠滴。痛下泉、础绣空饰。
口中生阙,题碑千丈,篆殳飞白。
听邻笛、凄然暗惊,云际孤雁翼。伴钓客。魂共识。
定梦入篁溪,途中归路认得。奈隔天南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