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佛鉴禅师语录》
《阅佛鉴禅师语录》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说禅要似钟山老,有口无心几个知。

要我舌端轰霹雳,就渠眼里下钳锤。

平时却出活人剑,险处聊为死马医。

惭愧丛林宗匠在,与人扫尽百生疑。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对禅学的理解与追求。首句“说禅要似钟山老”,以钟山老喻指禅学的深厚根基与悠久历史,强调了禅学传承的重要性。接着,“有口无心几个知”则表达了禅学的精髓在于心领神会而非表面言辞,暗示了禅学的高深与难以言传。

“要我舌端轰霹雳,就渠眼里下钳锤”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禅者在言语上的威力与挑战,以及对禅学理解的深度要求。这里“轰霹雳”和“下钳锤”分别象征着言语的力量与实践的严格,强调了禅学不仅需要智慧的启迪,还需要身体力行的实践。

“平时却出活人剑,险处聊为死马医”进一步阐述了禅学的实践性和应对困难的态度。活人剑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禅学智慧解决问题,而死马医则是比喻在困境中寻求禅学的指引,体现了禅学在生活中的普遍适用性和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

最后,“惭愧丛林宗匠在,与人扫尽百生疑”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大师的尊敬与仰慕,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认为自己虽有求知之心,但仍有无数疑惑未能解答,表达了对禅学探索之路的无限向往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学深刻内涵的探讨,展现了禅学的博大精深及其在个人修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大师的敬仰之情和自我谦逊的态度。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游洞霄

公馀陪侍九锁行,花已凋残莺已老。

舞蛟亭下泉如奔,伏虎岩前景尤好。

四围翠巘悉可跻,一点红尘浑不到。

坐中元白非一人,自愧才疏难压倒。

(0)

渔家傲

从古荆溪名胜地。溪光万顷琉璃翠。

极望荷花三十里。香喷鼻。我舟日在花间舣。

向晚馀霞收散绮。遥山抹黛天如水。

满引一尊明月里。微风起。萧然真在华胥氏。

(0)

次韵八咏楼

八咏楼中景,都从笔下收。

使君容此客,诗卷重于舟。

我颇曾三至,君应倍四愁。

潇湘与章贡,千古只同流。

(0)

金陵怀古

胜地尚存龙虎气,荒台已失凤凰踪。

六朝文物山川古,霸气终归指顾中。

(0)

忆秦娥.雪梅二阕奉怀敬夫·其二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0)

榴皮题壁

白酒延宾出自如,收书养性务三馀。

山人醉吐惊人句,却向东庵素壁书。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