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一日消寒七集拟陶三首·其一》
《二十一日消寒七集拟陶三首·其一》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古风

东风扇云气,微阳掞天和。

袅袅庭中树,涓涓塘下波。

时鸟向人鸣,冻羽还婆婆。

开轩面城郭,飘风来卷阿。

虽无尊中酒,风雨时来过。

沉冥思蜀庄,无为嗟坎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命的复苏。首句“东风扇云气,微阳掞天和”描绘了春风拂面,云气散去,微弱的阳光洒满大地,带来一片和煦的氛围。接着,“袅袅庭中树,涓涓塘下波”则通过树木轻轻摇曳和池塘中细小的波纹,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时鸟向人鸣,冻羽还婆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小鸟在枝头欢快鸣叫的情景,即使它们的羽毛还未完全舒展,但已显露出活泼的姿态。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示着冬去春来的交替。

“开轩面城郭,飘风来卷阿”描述了诗人打开窗户,面对城郭,感受到轻风拂面的场景。这里的“卷阿”可能是指风吹动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虽无尊中酒,风雨时来过”表达了诗人即便没有美酒相伴,也能欣赏到自然界的美好,风雨的到来反而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生活的情趣。

最后,“沉冥思蜀庄,无为嗟坎坷”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他思考着历史与现实,感叹人生的起伏与不平,但这种感慨并未影响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东胶山晤黄守中先生曾孙某出其先人守制砚并顾景范安孟公两先生画卷

梁鸿山与嵩胶连,鹅湖宛溪中回旋。

水深土厚俗淳朴,鹿门往往栖高贤。

守中先生最狷洁,授经门外多车辙。

摩挲一石常数年,手斫溪云制独绝。

我来山下寻公孙,百年家世仍清门。

开缄什袭示手泽,穆然太古风犹存。

家徒四壁复何有,草堂为溯先生寿。

孟公手绘独亦圆,顾子作辞文不朽。

秋风钓渚荐花月,执手苍凉对华发。

袖手残棋局外闲,蓬莱清浅伤飘忽。

忆昔分宜柄国时,累朝元气中凌夷。

光熹以后盛阉监,清流白马同伤悲。

乔木依然故家在,洞口花深閟时代。

斯文载读重嗟吁,卷图抚砚还踟蹰。

溪山无恙如画图,寒峰落日村烟孤。

(0)

晚晴

不雨忧农事,雨多还望晴。

亚窗斜日漏,高树晚霞生。

一水白连野,数峰青过城。

明朝思出郭,看稻听残莺。

(0)

雨窗步韵

检点游踪兴尚赊,窗前烟雾似蒙纱。

雨膏著意滋芳草,风信无端妒落花。

篱下土掀尖露笋,山边雷动嫩抽茶。

多情最是衔泥燕,春社归来认旧家。

(0)

得家书

惊喜家书至,开缄虑万端。

岁荒追赋急,母病仗医难。

乞米邻家遍,无衣稚子寒。

恐伤羁客思,重叠写平安。

(0)

柳梢青.赴松江访王文和太守舟中作

露白葭苍,谁将并剪,剪取秋光。

断霓初收,圆蟾孤照,清绝无双。风期叔度汪汪。

望彼美、水天一方。不为尊羹,非关鹤唳,一棹松江。

(0)

岁除写怀

已觉愁如海,无端岁又新。

娥眉千古恨,蛇足百年身。

有泪酬佳节,无人问夙因。

早梅不解事,轻放一枝春。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