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分和郑小山韵·其二》
《夜分和郑小山韵·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塞上萧萧雨更风,秋来兴味与谁同。

短檠聊和灯前句,长槊休誇马上功。

挽二石弓陪一校,操方寸管较诸公。

到头等是为形役,尽付掀髯一笑中。

(0)
注释
塞上:边塞。
萧萧:形容风雨声。
兴味:兴趣,兴致。
短檠:短小的灯架,代指简陋的读书环境。
槊: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
挽:拉。
校:古代军队中的单位。
方寸管:笔管,借指写作。
形役:身体和精神的劳累。
掀髯:形容大笑时面部肌肉上扬的样子。
翻译
边塞上风雨交加,秋天的兴致又能与谁共享。
在昏暗的灯光下,暂且以诗词应和,不再夸耀马上的战功。
即使拉起两石重的弓箭,手持小小的笔管,也比不上大家的豪迈。
到最后,都是被生活琐事牵累,一切尽在掀须一笑中消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孤独与坚守。"塞上萧萧雨更风,秋来兴味与谁同"展现了边关的萧瑟景象和将士的孤独心境,秋天来临,却无人可共享这份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短檠聊和灯前句,长槊休誇马上功"则透露出边塞生活的艰苦与紧张,将士们即使在夜晚也难以放松,一刻不忘战备之事。而"挽二石弓陪一校,操方寸管较诸公"进一步强调了将士们严格的训练和武装状态,每个人都必须精通武艺。

最后两句"到头等是为形役,尽付掀髯一笑中"表达了将士对待命运的豁达态度,即便是在最艰苦的情况下,也能以一笑置之,这种豁然超脱的精神状态充分体现了古代军人的豪迈与忠诚。

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生活的严酷和将士们的坚守,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悲欢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题杨妃图

自是三郎溺燕私,千年祸水说蛾眉。

骊姬杀子九龄去,妾在寿王宫里时。

(0)

汴学

朝元竞诧新宫丽,相国犹存古寺雄。

壁水枯荷人不到,石经零落卧秋风。

(0)

寓杭有感二首·其一

此郡频来往,如今四十年。

旧交多不在,吾老亦非前。

山寺添新塔,江潮阅几船。

湖边閒眺望,寂寂镜中天。

(0)

彭城怀古二首·其二

户口十馀万,承平亦富哉。

人烟今寂寞,洪势自喧豗。

可有名驹子,空馀戏马台。

登临兴不尽,挽缆故相催。

(0)

浮梁秋晓书事三首·其二

舜陶开利孔,山骨竟为齑。

野碓多舂土,溪船半载泥。

风烟秋更惨,瓦砾路全迷。

随牒何来此,无阶老稚圭。

(0)

长芗岁暮二首·其二

落日窗未掩,忘言几独凭。

乡心生远峤,节意入孤灯。

吾道虎为鼠,何时鹍化鹏。

岁年浑不吝,亹亹向人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