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邑城根与水连,客商南北总停船。
秋江浪响罩鱼栅,晴野天昏作炭烟。
旅楫回还行万里,家书断绝已经年。
更堪三老私留滞,指点帆樯不肯前。
湘邑城根与水连,客商南北总停船。
秋江浪响罩鱼栅,晴野天昏作炭烟。
旅楫回还行万里,家书断绝已经年。
更堪三老私留滞,指点帆樯不肯前。
这首明代诗人王跂的《湘潭》描绘了湘邑(今湖南湘潭一带)水城的独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湘邑城根与水连”,展现了湘潭城依水而建的地理风貌,暗示了其水运的繁忙。次句“客商南北总停船”进一步强调了此地作为交通要冲的特点,商贾云集。
“秋江浪响罩鱼栅,晴野天昏作炭烟”两句,通过描绘秋日江面的浪涛声和晴空下渔村升起的炊烟,营造出一种宁静中蕴含活力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生活的艰辛和渔民的劳碌。
“旅楫回还行万里,家书断绝已经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以及与家乡音讯隔绝的无奈,透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漂泊感。
最后,“更堪三老私留滞,指点帆樯不肯前”描绘了一幅感人场景,老人们因不舍而留滞,目送船只远去,迟迟不肯离去,这既是对亲情的深情,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湘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乡风貌、人情世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蟋蟀吟,声断续。咽唈不胜啼,清商动林木。
鹍鸡筋作琵琶弦,铁拨夜弹水灵曲。
有客沾罗衣,热泪忽盈掬。
混沌凿死三万秋,人间何物能无愁。
英雄失路吞声哭,烈士途穷悲击筑。
诗三百篇,大抵贤人发愤之所为。
千古穷愁同一致,后涕与前泣,不待相摹追。
尔岂感于死生离别之不容己,迎霜号月鸣声悲。
一听感孤吟,再听若为赓。
呼俦复啸侣,中夜万羽戛戛鸣。
素女破瑟之弦二十五,一弦一柱皆商声。
胡笳乍拍千人怒,楚歌四起一军惊。
何不学为鸾笙凤吹悦人耳,无乃造物赋尔偏多情。
蟋蟀吟,重唧唧。晓露深,草根湿。
如驱万马,长城窟黑。天高秋气清,尔胡多不平。
岂独放臣逐子弃妻怨友耿耿不能寐,我亦听此心怦怦。
明星荧荧大如月,欲眠未眠声转烈,一灯欲死东方白。
《蟋蟀吟秋燕飞二首·其一蟋蟀吟》【清·张问陶】蟋蟀吟,声断续。咽唈不胜啼,清商动林木。鹍鸡筋作琵琶弦,铁拨夜弹水灵曲。有客沾罗衣,热泪忽盈掬。混沌凿死三万秋,人间何物能无愁。英雄失路吞声哭,烈士途穷悲击筑。诗三百篇,大抵贤人发愤之所为。千古穷愁同一致,后涕与前泣,不待相摹追。尔岂感于死生离别之不容己,迎霜号月鸣声悲。一听感孤吟,再听若为赓。呼俦复啸侣,中夜万羽戛戛鸣。素女破瑟之弦二十五,一弦一柱皆商声。胡笳乍拍千人怒,楚歌四起一军惊。何不学为鸾笙凤吹悦人耳,无乃造物赋尔偏多情。蟋蟀吟,重唧唧。晓露深,草根湿。如驱万马,长城窟黑。天高秋气清,尔胡多不平。岂独放臣逐子弃妻怨友耿耿不能寐,我亦听此心怦怦。明星荧荧大如月,欲眠未眠声转烈,一灯欲死东方白。
https://shici.929r.com/shici/mtXAU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