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缥缈碧天空,岩壑长鸣万树风。
湖色微茫秋草外,山光黯澹暮烟中。
静缘老去逢禅侣,生计年来拟钓翁。
莫讶疏狂词赋客,沧洲白鸟自相同。
孤亭缥缈碧天空,岩壑长鸣万树风。
湖色微茫秋草外,山光黯澹暮烟中。
静缘老去逢禅侣,生计年来拟钓翁。
莫讶疏狂词赋客,沧洲白鸟自相同。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联“孤亭缥缈碧天空,岩壑长鸣万树风”以孤亭与碧空相映衬,岩壑间万木之风长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氛围。接着,“湖色微茫秋草外,山光黯澹暮烟中”两句,通过湖水的微茫与远处秋草,以及山色在暮烟中的黯淡,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自然景象。
“静缘老去逢禅侣,生计年来拟钓翁”则表达了诗人与禅侣相遇的喜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拟钓翁”不仅指出了诗人对渔翁生活的憧憬,也暗含了对自由自在、远离世俗纷扰生活的追求。“莫讶疏狂词赋客,沧洲白鸟自相同”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虽为“疏狂”的词赋客,但内心却与那在沧洲飞翔的白鸟有着相同的自由与洒脱,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频频退礼闱,此去欲忘机。
霄汉贫难达,江湖老独归。
程遥秋浪叠,村暝夜灯微。
应使为儒者,翻悲苦业非。
年加心地转如灰,书箧经旬亦懒开。
诗句偶吟皆感事,文章无用独伤才。
秋蝉残韵摇疏树,夕照寒光下古台。
闲绕岸莎看野水,暗流红叶不重回。
远山重叠故关遥,公退乘闲上丽谯。
今日登临秋思苦,雨荷风叶共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