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古·其四》
《咏古·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管蔡殷遗臣,忘亲以徇国。

武庚志中兴,忠孝皆可则。

天命已去殷,报雠终勿恤。

如何微与箕,弗往为羽翼。

凄酸麦秀歌,迷民泪沾臆。

故都遂丘墟,徬徨亦何极。

(0)
鉴赏

这首诗《咏古(其四)》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与孝道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管蔡殷遗臣,忘亲以徇国”,开篇即点出殷商末年的管叔、蔡叔等遗臣,他们为了国家利益而放弃了对亲人的照顾,展现了忠诚于国家的高尚品质。接着,“武庚志中兴,忠孝皆可则”进一步阐述了武庚虽有中兴之心,但忠孝并重的道德准则同样值得效仿。

“天命已去殷,报雠终勿恤”一句,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即当王朝的天命已去,即使有人想要复仇,也应以大局为重,不应过于执着于个人恩怨。接下来,“如何微与箕,弗往为羽翼”通过比喻,指出在关键时刻,应当团结一致,共同助力国家或事业的发展,而不是相互拆台。

“凄酸麦秀歌,迷民泪沾臆”描绘了一幅哀伤的画面,麦秀之歌本是古代哀悼亡国的歌曲,此处用来形容百姓因国家衰败而流露出的悲伤之情,泪水打湿了心胸。最后,“故都遂丘墟,徬徨亦何极”总结了主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已成废墟,人们在彷徨中不知未来何去何从。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叙述,探讨了忠诚、孝道、历史规律、团结合作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卜算子·其三

月榭闲风亭,尽是伤心地。

旧绣鸳鸯不忍看,宛转相回避。

卧病易涞间,山学秋蛾翠。

白日萧萧易水寒,都化胭脂泪。

(0)

绮寮怨·其三歌席

我已江南游倦,不堪听管弦。

又画阁、软舞娇歌,兰陵酒、浅泛金船。

白头梨园子弟,初相见、记在天宝前。

自翠华、迤逦西巡,霓裳曲、往往传世间。

红烛影摇翠钿。歌楼听雨,消磨几许华年。

祇有何戡。数朝士、到贞元。

秦筝十三金雁,莫再唱、念家山。销魂黯然。

怜他柳梢月,花上烟。

(0)

浪淘沙.车中折桃花一枝

春在竹篱头。溪水悠悠。厩奴探得一枝柔。

误引泥金双蝶去,过了并州。细马载春愁。艳?香鞲。

小红相送到秦邮。好似江南根与叶,并坐兰舟。

(0)

蝶恋花.吴研因属定其凤吹集,并题

容我丹黄勤校阅。凤吹吟成,便是鸳鸯牒。

载酒蓝庄时一瞥。隔墙曾听高歌彻。

无计舒君肠百结。但道情缘,两字须分别。

缘比明蟾元易缺。海枯石烂情无竭。

(0)

凤栖梧·其七

老去心情追少日。把酒听歌,曾傍妆台侧。

人与梅花堪匹敌。疏梅开后长相忆。

忍泪不成珠暗滴。重理银筝,试手筝弦涩。

十二阑干楼百尺。楚云一去无踪迹。

(0)

荷叶杯·其五

鸿雁数声沙上。寥亮。缄札费沈吟。

海山何处顿知心。寻摩寻。寻摩寻。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