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稍就杜少陵,今日携来羡门子。
化作茅龙天上骑,膏火人间安用此。
生平稍就杜少陵,今日携来羡门子。
化作茅龙天上骑,膏火人间安用此。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名为《桃竹杖》。诗中以桃竹杖为载体,抒发了对杜甫(字少陵)和羡门子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生平稍就杜少陵”,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与追求,暗示自己在精神上或艺术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接着,“今日携来羡门子”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不仅欣赏杜甫,还羡慕羡门子,这里的“羡门子”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化作茅龙天上骑”,是诗人想象自己能够像仙人一样,驾驭着茅龙飞翔于天际,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超越世俗生活的渴望。最后,“膏火人间安用此”,则从反面强调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认为在人间追求物质的燃烧(“膏火”比喻耗费资源)并无意义,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重视和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桃竹杖这一具体物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
黄图张公有佳实,大谷离离赤如日。
含消何用汉园苏,海内一株世稀得。
摘来寄我一百枚,悚然受之畅胸臆。
燕寝凝香清坐馀,剖试细啖甜如蜜。
席珍信是百果宗,宁数可交崧舫栗。
梁侯稀柿誇罕论,安期瓜枣称神物。
我今获此胜道游,浪道南方有三尺。
长歌寄谢情无穷,何日洛亭纪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