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研溪》
《研溪》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昔人研材是处有,其后仅称端与歙。

端既盛行歙亦衰,羚羊日苦锥凿及。

年来端产亦告尽,竭泽而渔苦不给。

厉阶徒为有司梗,生者不敷采者急。

石工因之竞售欺,冬花无瓤青花涩。

孤冢谁招常侍魂,清风莫溯包老笈。

有司之困纵莫怜,亦应稍为地脉摄。

是谁为我告天子,封山罢贡足安缉。

鸲鹆夜眠睫不惊,水云重吐新蕉叶。

(0)
鉴赏

这首诗《研溪》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对研石产地变迁、品质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全诗以研石的兴衰为主线,寓含深意。

首句“昔人研材是处有”,开篇点明过去研石资源丰富,遍布各地。接着“其后仅称端与歙”指出后来仅余端州和歙县两地的研石较为知名。随后,“端既盛行歙亦衰”描述了端州研石的兴盛与歙县研石的衰落,暗示了研石品质的变化。

“羚羊日苦锥凿及”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研石在不断开采中品质逐渐下降的状况。接下来,“年来端产亦告尽,竭泽而渔苦不给”进一步说明了研石资源的枯竭,人们为了获取研石不惜过度开采,导致供不应求。

“厉阶徒为有司梗,生者不敷采者急”揭示了官府管理不善,导致研石市场混乱,生产者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紧接着,“石工因之竞售欺,冬花无瓤青花涩”指出石工为了谋利,不惜欺诈,使得研石质量更加参差不齐。

“孤冢谁招常侍魂,清风莫溯包老笈”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指当前社会风气的败坏。最后,“有司之困纵莫怜,亦应稍为地脉摄”强调了官府在解决研石危机中的责任,呼吁他们采取措施保护资源。

“是谁为我告天子,封山罢贡足安缉”表达了诗人希望皇帝能够关注这一问题,采取措施保护研石资源,避免过度开采。最后一句“鸲鹆夜眠睫不惊,水云重吐新蕉叶”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寓意着希望未来研石资源得到妥善保护,社会能恢复和谐安宁。

全诗通过研石的兴衰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资源过度开发、官府管理不善等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兰亭书事

苍岸古木霭烟萝,风俗犹闻晋永和。

绿树碧檐相掩映,青鞋黄帽饱经过。

还缘世遇兵戈闹,颇觉闲消日月多。

盘礴幽窗觅诗处,月明天色白连河。

(0)

拾得赞·其一

生苕帚,提在手。放下绝诸尘,转扫复转有。

松门十里春如昼。

(0)

岁旱

经岁雨不作,溪源皆绝流。

旱妖长似夏,虫响谩占秋。

满目伤黎庶,焦心在冕旒。

天河盍倾泻,并洗甲兵忧。

(0)

自在观音赞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0)

开诸方语

收拾残花贴故枝,游蜂舞蝶谩纷飞。

莫教嗅著无香处,懡㦬还从旧路归。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五

天寒地冷,昼短夜长。死灰拨尽,没可商量。

昨夜三更月到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