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山听松庵》
《惠山听松庵》全文
唐 / 皮日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ìshāntīngsōngān
táng / xiū

qiānliánhuājiùyǒuxiāngbànshānjīnchàzhàofāngtáng

殿diànqiángāofēngsōngshēngshēngshíchuáng

注释
千叶:形容花瓣多。
莲花:佛教中的圣花,象征纯洁。
旧有香:昔日的芬芳。
半山:位于山坡中部。
金刹:金色的寺庙,指佛寺。
照:照射。
方塘:方形的池塘。
殿前:寺庙前面。
日暮:傍晚时分。
高风:大风。
起:刮起。
松子:松树结的种子。
声声:连续不断的声音。
打:敲击。
石床:石头做的床或地面。
翻译
千片莲花曾有香气留存
半山寺庙映照着池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开篇"千叶莲花旧有香",通过莲花不减往昔的芬芳,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纷扰、保持本真之美的意境。紧接着"半山金刹照方塘",则是对寺庙及其所在环境的一种描绘,金刹即佛塔,半山而建,阳光照耀下,更显得庄严而宁静。

接下来的"殿前日暮高风起",诗人捕捉到了日落时分,风开始吹起的景象。这里的"高风"可能指的是从山上吹下的风,也可能是寺庙前的特定风景,而这股风正好是在日暮时分开始激荡。

最后一句"松子声声打石床",则是对自然声音的一种描写。这里的"松子"实指松果,秋天落下时会发出声响,"石床"可能是寺庙中的某个部位,或是山石,也或许只是一个虚构的意象,用以衬托松子的滴答声响。这一句诗不仅形象地刻画了声音效果,同时也强化了整首诗的静谧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声音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它展示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和热爱。

作者介绍
皮日休

皮日休
朝代:唐   字:袭美   生辰:867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高阳台.与旧京诸师友崇效寺赏牡丹,寄澄宇海上

绣陌凝尘,香车碾玉,相携尽日看花。

一段芳情,今年却讶迟些。

嫩红晕碧娇如许,便樽前、消受繁华。

更堪怜、璀璨明妆,春在天家。

裁冰词笔知谁健,看坐兼长少,韵斗尖叉。

试拂吟笺,元舆赋笔休夸。

三分春色流尘过,忆同游、人隔天涯。

又无端、愁上眉头,欲报秦嘉。

(0)

贺圣朝

画屏几点江南树。织丝丝微雨。

西楼聊共燕徘徊,望晚云深处。

楚兰描出,乱愁无数。系悠悠情绪。

子规犹自两三声,道不如归去。

(0)

隩草戊戌仲冬和韵·其六

非仅谋衣食,人閒心却忙。

声联随地义,力任一身纲。

无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粮。

将何消旅夜,薄酒胜茶汤。

(0)

安平阅武晚归

荷兰城外静鲸鲵,细柳军容振鼓鼙。

旌旆冲波光闪烁,艨艟拍浪影离迷。

王朝赫赫声灵远,海国桓桓步伐齐。

却喜归来乘暮汐,沙灯渔火满长堤。

(0)

台湾竹枝词·其五

封家来去总无因,五两频烦问水滨。

暑月看人帆势好,西风吹上七鲲身。

(0)

怀赖刚直

佐郑东来永历年,为充军饷事屯田。

垦荒披斩经三代,尽化腴田稻麦妍。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