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方技传,缅想华陀翁。
薏苡空留语,蘘荷不奏功。
归春悬夏首,转日过隅中。
笑杀游蜂队,纷纷蔓草丛。
案头方技传,缅想华陀翁。
薏苡空留语,蘘荷不奏功。
归春悬夏首,转日过隅中。
笑杀游蜂队,纷纷蔓草丛。
这首诗名为《戒药》,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诗中通过描述对古代名医华陀的缅怀与反思,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审慎态度,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首句“案头方技传”点明了主题,暗示了诗人在案头翻阅医书,学习并传承古代医学知识。接着,“缅想华陀翁”表达了诗人对华陀这位古代名医的崇敬之情,通过想象与华陀的对话,引出了对药物治疗的讨论。
“薏苡空留语,蘘荷不奏功”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薏苡和蘘荷,分别代表了两种药材。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药物疗效的怀疑与反思,薏苡和蘘荷虽有名,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暗示了药物并非万能,有时甚至可能带来副作用。
“归春悬夏首,转日过隅中”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与时间流转的敏感观察,暗含着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感慨。同时,这两句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应过度依赖药物来延缓或改变生命的自然进程。
最后,“笑杀游蜂队,纷纷蔓草丛”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将游蜂队比作那些盲目追求药物疗效的人群,而蔓草丛则象征着药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幽默地讽刺了社会上对于药物的过度依赖和迷信,强调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传统医学的深刻理解,还蕴含了对现代生活中的过度医疗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老树荒台,秋兴动、悠然独酌。
秋也老、江山憔悴,鬓华先觉。
人到中年原易感,眼看华屋归零落。
算世间、惟有醉乡民,平生乐。凌浩荡,观寥廓。
月为烛,云为幄。尽百川都酿,不供杯杓。
身外虚名将底用,古来已错今尤错。
唤野猿、山鸟一时歌,休休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