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容万像沉,识水悟心深。
堂堂空界月,痴猿彻夜寻。
潭容万像沉,识水悟心深。
堂堂空界月,痴猿彻夜寻。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六部分,名为“一体同观分第十八”。诗中以潭水和月光为喻,展现了深刻的禅意。
"潭容万像沉"描绘了潭水深邃,能包容万物的形象,暗示着心灵的广大与包容性,如同佛教中的宇宙观,一切法相皆可在此水中映照出来。
"识水悟心深"进一步强调了通过观察水,可以洞察内心深处的智慧,这与禅修中的直观体验和领悟心境相吻合。
"堂堂空界月"运用明亮的月亮象征着空灵的境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是禅宗的核心理念,月亮的皎洁也寓意着心性的明净。
"痴猿彻夜寻"借痴猿寻找月影的执着,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不畏艰难、不断探索的精神,即使如猿猴般愚痴,也要彻夜追寻,直至洞悉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象揭示禅宗的修行智慧,引导读者体悟空性与实相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