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
《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全文
元 / 陈孚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落日悲笳鸣,阴风起千嶂。

何处见长安,夜夜倚天望。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

尚想甘泉宫,虎贲拥仙仗。

臣岂负朝廷,忠义夙所尚。

横天青茫茫,万里隔亭障。

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

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描绘了一幅边塞落日苍茫、战事悲凉的画面。首句“落日悲笳鸣,阴风起千嶂”以凄凉的落日和悲切的胡笳声,渲染出一种战乱与思乡的氛围。接着,“何处见长安,夜夜倚天望”,表达了对故乡长安的深深怀念,以及主人公每晚仰望星空的孤独与期盼。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点明了诗人的家族背景,显现出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忠诚报效的决心。“尚想甘泉宫,虎贲拥仙仗”借甘泉宫的典故,表达了对昔日皇家荣光的追忆,以及对自己未能如祖先般立功疆场的遗憾。

“臣岂负朝廷,忠义夙所尚”表明了诗人的忠贞不渝,即使身处困境,也坚守着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正义的崇尚。然而,“横天青茫茫,万里隔亭障”,现实的阻隔使得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只能遥望而不可触及,这引发了无尽的哀伤。

最后两句“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泪水如江河般流淌,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悲叹。结尾“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以李陵台的石头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它们依然向着长安的方向,寓意着诗人永不磨灭的忠诚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边塞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国命运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陈孚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竹斋歌

君不见仙尉斋前数竿竹,劲于龙髯嫩于玉。

向晚冰霜如有情,多时盘箸宁无肉。

一从手种春雨馀,摇动青冥散炎燠。

未论留汗等琬琰,先须截管谐琴筑。

曾闻子猷傲山阴,何如卫武歌淇澳。

虚斋中含八面凉,恍疑潇湘秋万斛。

轩窗隐映月渐移,枕簟飘萧粉初扑。

堪拟封侯自千亩,正有幽人在空谷。

冻雷惊笋起卧龙,怪石蟠根解群鹿。

绕檐日日报平安,一岁清风三百六。

斋中本是潇洒人,岁寒之交元有神。

当年随计赴上国,尚书宰相俱心亲。

人言松柏并奇操,共爱金玉寻芳邻。

燕京争誇见彷佛,黄金别筑高嶙峋。

剑江回首旧隐地,花县拜命新行春。

朅来小试钓鳌手,东海□袅垂丝纶。

九苞彩凤下览德,千里青云高致身。

仇香枳棘昔同调,蒋诩径路今通津。

暂将形影照南浦,若比甘棠尤逼真。

我歌竹斋君试听,天子用尔清风尘,会须嶰谷逢伶伦。

(0)

山房牡丹有感

名花开在名山里,石气泉声助清泚。

朱栏油幕醉潮生,何必姚黄与魏紫。

可怜老雨重相逼,令我见花减颜色。

如嗔似怨不肯言,粉汗淋漓泪沾臆。

昨朝雨止漏微晖,花亦欠伸长太息。

长太息,能几时,片片飞来落酒卮。

蜂蝶过门不复采,争向繁花媚别枝。

人生荣盛真无几,来如惊弦去疾矢。

风雨忧思况半之,束手入袖都休矣。

君不见沉香亭北倚栏人,马嵬日日飞灰尘。

(0)

借鹤·其一

君家孤鹤不成眠,疏影寒窗亦悄然。

巳办春粮三十斗,暂邀灵翮伴今年。

(0)

秋日感怀·其四

秋江潮落尽鱼虾,满市鯹风到日斜。

转忆西湖莼再熟,紫丝牵出长冰芽。

(0)

秋日山居·其四

蟋蟀风前切,芭蕉窗外翻。

坐听半夜雨,萧瑟不堪言。

(0)

题行脚卷

千山万山两衲子,一瓢一钵云水长。

寄与丰干莫饶舌,我自看山到石梁。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