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角常瞻御扇前,岂知人世有桑田。
金縢顾命留三相,玉辇升中已一年。
封似灞陵终用俭,衣留轩冢合成仙。
微臣握管恩偏重,痛彻龙髯上九天。
日角常瞻御扇前,岂知人世有桑田。
金縢顾命留三相,玉辇升中已一年。
封似灞陵终用俭,衣留轩冢合成仙。
微臣握管恩偏重,痛彻龙髯上九天。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祗事昭陵述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皇室命运的感慨。首句“日角常瞻御扇前”描绘了皇帝的身影常在眼前,暗示对往昔的怀念;“岂知人世有桑田”则感叹世事如沧海桑田,人事无常。
“金縢顾命留三相”引用《尚书》中的典故,意指国家大事曾依赖于辅政大臣的智慧;“玉辇升中已一年”则暗指皇帝的去世,时间匆匆过去,物是人非。“封似灞陵终用俭”提到皇帝的节俭遗风,即使死后陵墓也保持简朴;“衣留轩冢合成仙”则寓言皇帝的灵魂升天,与道教仙化的观念相联系。
最后两句“微臣握管恩偏重,痛彻龙髯上九天”直抒胸臆,表达诗人作为臣子对故去君主的深深哀思,以及对皇家恩泽的感激之情,情感深沉而悲痛,直达天庭。整体而言,此诗以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昭陵及其主人的敬仰和哀悼。
戏马台前范增冢,英风千载行人竦。
冢中宝气腾光芒,识宝贾胡心为动。
筑室潜谋二十年,一朝凿井穿其垄。
畚锸才深四十尺,乃有石盘青巃嵷。
四旁牂杙大十围,各施九十森环拱。
石穿棺翣更分明,漆光可鉴刚而巩。
斲之不用挥金椎,白骨俨然全顶踵。
宝剑未化横苍虬,金玉辉耀气交拥。
贾胡致富须臾间,弃骨沟中宁愧恐。
平原无色鼓角悲,山鬼夜号川泽涌。
太守陈公英俊才,慨叹奸偷吾所统。
亟呼五百取群盗,械置狴犴见仁勇。
伤哉亚父天下奇,鸿门高会真危机。
火龙飞起实天意,拔剑起舞空尔为。
风云变化失隆准,玉斗一碎山河非。
如公明义古亦少,发愤乃作彭城归。
六合茫茫汉疆土,厚葬何人诚可嗤。
君不见骊山牧竖遗烬酷,不如王孙裸葬良亦足。
《盗发亚父冢》【元·朱思本】戏马台前范增冢,英风千载行人竦。冢中宝气腾光芒,识宝贾胡心为动。筑室潜谋二十年,一朝凿井穿其垄。畚锸才深四十尺,乃有石盘青巃嵷。四旁牂杙大十围,各施九十森环拱。石穿棺翣更分明,漆光可鉴刚而巩。斲之不用挥金椎,白骨俨然全顶踵。宝剑未化横苍虬,金玉辉耀气交拥。贾胡致富须臾间,弃骨沟中宁愧恐。平原无色鼓角悲,山鬼夜号川泽涌。太守陈公英俊才,慨叹奸偷吾所统。亟呼五百取群盗,械置狴犴见仁勇。伤哉亚父天下奇,鸿门高会真危机。火龙飞起实天意,拔剑起舞空尔为。风云变化失隆准,玉斗一碎山河非。如公明义古亦少,发愤乃作彭城归。六合茫茫汉疆土,厚葬何人诚可嗤。君不见骊山牧竖遗烬酷,不如王孙裸葬良亦足。
https://shici.929r.com/shici/MWbNEA.html
晕墨凝香。诗魂化、犹依片玉琳琅。
半规蕉叶,凉信暗剪秋霜。
泪眼研愁书懒寄,更无梦约紫泉庄。黯情伤。
广平似石,特地回肠。
红丝当时共炙,借锦笺镂笔,写怨宫商。
断纹何许,年少惯倚疏狂。
而今赏音漫索,但目送西风归雁行。
相思处,在翠蟾铅水,盈盈一方。
小影兜香,圆规倚月,未秋已自惆怅。
憔悴回看,几日乍萦蛛网。
记同心、有约相携,问半面、为谁羞障。乌巷。
负僧弥玉润,绣奁偎傍。戏蝶游踪暗想。
枉镜彩重重,细描宫样。宛转声中,禁得倩魂摇飏。
掩花容、新恨仍迷,听絮语、旧情难忘。低唱。
付秦淮渡口,那时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