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柳曲》
《折柳曲》全文
明 / 区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结束轻腰似内家,酒旗阴里罥流霞。

春风禁苑怀张绪,落日吴宫閟馆娃。

锦勒有情嘶騕袅,青衫无虑泣琵琶。

折来已重伤迟暮,江畔愁闻杨白花。

(0)
鉴赏

这首《折柳曲》由明代诗人区怀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折柳这一传统意象,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结束轻腰似内家”,以女子轻盈的姿态引出主题,仿佛在暗示折柳之人的柔美与雅致。接着,“酒旗阴里罥流霞”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酒旗比作捕捉流霞的网,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暗示折柳行为的浪漫与神秘。

“春风禁苑怀张绪,落日吴宫閟馆娃”两句,通过时空交错的手法,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春风拂过皇家园林,让人想起张绪这位历史人物,而落日下的吴宫,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繁华与衰败。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更蕴含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落寞的感慨。

“锦勒有情嘶騕袅,青衫无虑泣琵琶”则进一步深化情感表达。马儿嘶鸣,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情感;青衫人轻轻哭泣,琵琶声声,传递着哀愁与无奈。这两句通过动物与人物的互动,将情感推向高潮,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感染力。

最后,“折来已重伤迟暮,江畔愁闻杨白花”两句,点明了主题——折柳。柳树在春天发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伤感与迟暮的象征。在江畔,听到杨白花的哀愁之声,更增添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折柳这一行为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区怀年
朝代:明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猜你喜欢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紫粉笔含尖火燄,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乡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0)

家园三绝·其三

鸳鸯怕捉竟难亲,鹦鹉虽笼不著人。

何似家禽双白鹤,闲行一步亦随身。

(0)

荅元奉礼同宿见赠

相逢俱叹不闲身,直日常多斋日频。

晓鼓一声分散去,明朝风景属何人。

(0)

见杨弘贞诗赋因题绝句以自谕

赋句诗章妙入神,未年三十即无身。

常嗟薄命形憔悴,若比弘贞是幸人。

(0)

来往如梦偈

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

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

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

会梦无两般,一悟无别悟。

富贵与贫贱,更亦无别道。

(0)

感时

好鸟无恶声,仁兽肯狂噬。

宁教鹦鹉哑,不遣麒麟细。

人人语与默,唯观利与势。

爱毁亦自遭,掩谤终失计。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