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藿原倾日,桑榆转慕亲。
祗缘寸草意,早乞老莱身。
静久忘簪绂,情恬爱角巾。
朝端曾让德,闾里尽归仁。
参伯誇难弟,中丞有嗣人。
无营神自王,不竞性弥醇。
骏誉推三达,鹤龄始七旬。
莫言今白发,遂尔厌红尘。
世事多新态,君王忆旧臣。
应知虚鼎席,伫见下蒲轮。
致主心仍壮,匡时道益振。
东山高卧起,曳履上星辰。
葵藿原倾日,桑榆转慕亲。
祗缘寸草意,早乞老莱身。
静久忘簪绂,情恬爱角巾。
朝端曾让德,闾里尽归仁。
参伯誇难弟,中丞有嗣人。
无营神自王,不竞性弥醇。
骏誉推三达,鹤龄始七旬。
莫言今白发,遂尔厌红尘。
世事多新态,君王忆旧臣。
应知虚鼎席,伫见下蒲轮。
致主心仍壮,匡时道益振。
东山高卧起,曳履上星辰。
此诗颂扬了王见峰公的高尚品德与长寿之福。开篇以“葵藿原倾日,桑榆转慕亲”描绘其对父母的深厚情感,如同向阳的葵花与夕阳下的桑榆树,都向着温暖的太阳与亲人。接着,“祗缘寸草意,早乞老莱身”,表达了王公虽为“寸草”,却早有归家侍奉双亲之意,比喻其孝顺之心。
“静久忘簪绂,情恬爱角巾”,展现了王公远离官场喧嚣,内心宁静,喜爱朴素的生活。接下来的“朝端曾让德,闾里尽归仁”,赞扬他在朝堂与民间皆以德行服众,深受敬仰。
“参伯誇难弟,中丞有嗣人”,说明王公不仅在家族内受到尊敬,其子也继承了他的美德。接着“无营神自王,不竞性弥醇”,赞美他生活简朴,心灵纯净,神清气爽。
“骏誉推三达,鹤龄始七旬”,称颂王公声名远播,智慧超群,且年过七旬仍精神矍铄。最后“莫言今白发,遂尔厌红尘”,表达了即使年老,也不愿离开尘世,依然热爱生活。全诗洋溢着对王公高尚品德和长寿的赞美之情。
无言歌,无言之道言难传。
机头领略犹钝汉,句后解会知徒然。
我本有口且无舌,兴来不妨歌一阕。
七金山外觅知音,引得虚空笑声咽。
君不见空生寂寂岩头坐,匝地天华乱飘堕。
又不见毗耶病夫施一默,潦倒文殊叹无及。
两处牢关尽掣开,白日青天轰霹雳。
狞风恶雨消馀春,春归到处成清阴。
万枝浓绿幻春色,绛葩丹蕊俄森森。
祝融行部过九地,误纵炬火烧园林。
艳妆炙日色更好,泠泠著雨红尤深。
浩歌相对作痛饮,有花为伴非孤斟。
支颐半醉不成梦,恍惚参错供微吟。
只愁明日便摇落,徘徊欲去还重临。
会须秋风折珠实,当载樽酒相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