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其二》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高台不见凤凰游,望望青天入海流。

舞罢翠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芳草向人愁。

(0)
注释
凤凰游:比喻高贵或美好的事物不再出现。
青天入海流:形容视野开阔,天空与海洋连成一线。
翠娥:古代对美丽女子的称呼,此处可能指宫女。
战残白骨:战争留下的惨烈景象,白骨遍野。
结绮临春:古代宫殿名,象征繁华。
芳草: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时光或怀念之情。
翻译
高台上已不见凤凰飞翔,只能望着青天与海相接。
舞完后,绿衣少女一同离开国家,战场上白骨堆积如山。
风吹落日催促着行舟出发,潮水冲刷新沙,旧陆地换新貌。
曾经的结绮、临春宫已无处可寻,每年的芳草却依旧惹人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的《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其二)》。诗人以凤凰台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沉思。

首句“高台不见凤凰游”,描绘了凤凰台的荒凉,暗示凤凰这一吉祥之鸟已不再光顾,暗寓着往昔繁华的消逝。次句“望望青天入海流”则通过广阔的天空和浩渺的大海,进一步渲染了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奈。

“舞罢翠娥同去国”中的“翠娥”可能指代宫中美人,她们随着历史的车轮一同离去,象征着王朝的更迭。而“战残白骨尚盈丘”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即使过去战火纷飞,战场上白骨累累,如今只剩下丘陵作为见证。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旧的洲渚被新的沙土覆盖,仿佛在催促人们前行。

最后,“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芳草向人愁”以结绮楼、临春阁这些昔日宫殿的遗迹无处寻觅,转而聚焦于年年生长的芳草,借物抒发对过往荣华的怀念和对人事沧桑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凤凰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次韵酬徐武功先生·其二

赐还轩冕自南蛮,海南常时忆谢安。

相业终期驾伊吕,文名今已并欧韩。

(0)

去岁余与窗友赵伯颙同外补五月十有二日予至钱塘宿斋吴山而伯颙已先至因来叙话夜分始别匆匆一载矣兹予统师南征经伯颙之邻封伯颙亦来犒师亦以是日会于浔阳两情相对喜而复感而伯颙又亟欲别去予因口占三绝以赠·其一

去年此日到钱塘,同宿吴山夜话长。

今日相逢在萍水,一樽相对两茫茫。

(0)

王同节大理集古见赠倚韵奉答·其一

清朝十载为廷尉,播满乾坤总好音。

执法不回游肇笔,平反都是有功心。

进阶己见腰犀近,许国何妨鬓雪侵。

四海苍生望康济,安危须仗庙谋深。

(0)

总镇陈太监宅东有池故名鳄鱼而鳄鱼已绝岁庚寅冬渔人致嘉鱼于公公弗忍烹育之池中因作亭其上而以为名东吴韩子临观见物性之适作诗手书于亭中

清暇临池结草庐,鳄鱼已去育嘉鱼。

分来丙穴真相似,投向濠梁乐自如。

南浦云山增胜槩,杜陵水竹称幽居。

遐荒民物咸沾惠,伟绩应归太史书。

(0)

赠别钟职方鼎

远统王师伐叛夷,犒师深喜是心知。

联舟一月多谈笑,解缆明朝又别离。

岭表风尘君莫虑,江东云树我常思。

凯还有日重相会,应说欢情胜旧时。

(0)

送窗友陆掌教之柘城

少年同志云霄路,命蹇怜君独后期。

太学久推淹美士,中州今喜得贤师。

函开黄卷传心处,座拥青衿问道时。

乐育功成报明主,还应高步凤凰池。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