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九老图二首·其二》
《题九老图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帝怜忧国许归田,犹得幽居俯涧瀍。

应笑诗人赋招隐,茹芝带索只臞仙。

(0)
注释
帝:皇帝。
怜:怜悯。
忧国:忧虑国家。
许:允许。
归田:回归田园。
犹得:还能。
幽居:幽静的住所。
俯涧瀍:俯瞰涧瀍溪流。
瀍:古代河流名。
应笑:应该嘲笑。
诗人:诗人。
赋:写作。
招隐:召唤隐士。
茹芝:食芝草,比喻隐居生活。
带索:带着绳索,形容简朴。
臞仙:瘦削的仙人,指隐士。
翻译
皇帝怜悯我忧虑国家,允许我回归田园。
还能在幽静处居住,俯瞰那涧瀍溪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题九老图二首(其二)》中的一句。诗人以皇帝对他的怜悯和允许他归隐田园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帝怜忧国许归田"一句,体现了诗人虽然被国家器重,但仍选择退隐,体现出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犹得幽居俯涧瀍"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诗人得以在山涧边的住所中过着宁静的生活。"涧瀍"可能指的是山涧流水,寓意着远离尘世的喧嚣。

"应笑诗人赋招隐"则通过反讽的手法,暗示那些热衷于描绘隐逸生活的文人,可能并不真正理解隐士的心境。诗人自嘲说自己如"茹芝带索只臞仙",意指他像一个只知食芝草(象征高洁)而保持清瘦的仙人,过着简朴而超脱的生活,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隐逸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淡然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坚守。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悼内

薄宧无能愧有家,霜风惊悴合欢花。

海图犹念缝雏褐,乡路空期挽鹿车。

心绪每劳愁客计,鬓丝曾不待年华。

渐生知识儿曹剧,谁共寒灯笑语夸。

(0)

庆成宴次韵

紫坛郊罢诏开筵,礼盛清朝乐奏仙。

衮服昼临周陛九,宫花春覆汉官千。

瑶池酒煖金杯散,阿阁春晴彩仗联。

浅薄也分珍赐出,敢忘歌颂奉尧年。

(0)

斋夜先宿西朝房次夜宿翰林乃寄西僚

东西斋邸半同年,莫讶孤踪爱屡迁。

十载稀逢通夕话,一灯真喜对床眠。

茗泉虚接春瓯饮,藓浪惭陪石鼎联。

病宿旧房还取便,未应萧索吝来篇。

(0)

与隆平侯张公宣城伯卫公游灵应观

小有天高岂易攀,珠宫元不隔人寰。

潭龙抱雾晴犹黑,庭鹤梳风午正閒。

过岭松声闻淅沥,卷帘山色见孱颜。

青童两两清如玉,缓听仙歌满树间。

(0)

哭傅曰会郎中用体斋见慰韵·其二

登科犹记岁逢辛,曾见趋堂画里真。

应与傅岩为后裔,定知何逊是前身。

文章饰吏谁兼美,兄弟论交我最亲。

月落屋梁秋署冷,忆君还是梦中人。

(0)

题许廷冕职方画

路转循冈背,桥回傍水根。

幽人不到处,茅屋自成村。

浦树经秋落,山钟向晚昏。

偶然一携手,相与倒芳樽。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