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隆平侯张公宣城伯卫公游灵应观》
《与隆平侯张公宣城伯卫公游灵应观》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小有天高岂易攀,珠宫元不隔人寰。

潭龙抱雾晴犹黑,庭鹤梳风午正閒。

过岭松声闻淅沥,卷帘山色见孱颜。

青童两两清如玉,缓听仙歌满树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几位显赫的贵族一同游览灵应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的和谐交融。

首联“小有天高岂易攀,珠宫元不隔人寰”以“小有天”象征灵应观的仙境之感,表达出此处虽高不可攀,却并不与人间世界相隔,仿佛是人间仙境的隐喻。

颔联“潭龙抱雾晴犹黑,庭鹤梳风午正閒”描绘了观内景致的静谧与神秘。潭水在晴日下仍笼罩着一层薄雾,龙似乎在雾中盘旋,而庭中的鹤则在微风中梳理羽毛,显得悠闲自在,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颈联“过岭松声闻淅沥,卷帘山色见孱颜”进一步展示了观外的自然风光。越过山岭,松涛声声,淅沥作响;卷起窗帘,山色尽收眼底,山峰轮廓分明,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尾联“青童两两清如玉,缓听仙歌满树间”将视线转向观内的侍者,他们如同玉石般清雅,缓缓地听着仙乐在树间回荡,增添了诗作的仙气与神秘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应观内外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巧妙安排,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超凡脱俗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其五刘谏议祠旧在学东谈本彝府尹移奉于此

谏议高名此地存,一?寒渌奠忠魂。

忧时有策堪垂涕,泚颡何人是负恩。

京府载修新栋宇,庙庭遥隔旧墙垣。

如公千载还生气,半夜惊风正到门。

(0)

题洞庭吴鸣翰秀才东峰卷

日出峰上红,水绕峰下碧。

中有藏修人,心期谢安石。

(0)

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其十

维舟重憩藕花居,湖水湖山故恼予。

纱帽不妨风外侧,尘襟都向雨中舒。

满天暝色催诗急,绕座春光入醉馀。

游倦莫愁归路远,涌金门外有轻舆。

(0)

题吴恺举人春草

习习风初度,萋萋绿正匀。

谁将方寸地,散作十分春。

(0)

游紫阳山寻许宣平金野仙二真遗迹次旧韵二首·其一和宣平韵

屋踞苍崖下,人行老树颠。

寻诗敲翠竹,消醉饮清泉。

歌出黄牛背,帆飞白鸟前。

尘缨犹未洗,结社在何年。

(0)

留题听松庵次廷韶韵

一庵门对老松开,镇日风传万壑哀。

古井暗泉寒泻玉,长廊阴雨滑生苔。

钟声忽自山中出,人影遥从树杪来。

未濯尘缨还自笑,篱根苍犬合惊猜。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