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不老,依旧东风面。
华烛下珠軿,盛寒里、春光一片。
不教暮景,也似每常来,水精宫,银色界,今夜分明见。
碧街如水,人影花凌乱。
谁在柳阴中,小妆寒、落梅数点。
诗翁独倚,十二玉阑干,露濛濛,云冉冉,千嶂琉璃浅。
婵娟不老,依旧东风面。
华烛下珠軿,盛寒里、春光一片。
不教暮景,也似每常来,水精宫,银色界,今夜分明见。
碧街如水,人影花凌乱。
谁在柳阴中,小妆寒、落梅数点。
诗翁独倚,十二玉阑干,露濛濛,云冉冉,千嶂琉璃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月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人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婵娟不老、依旧东风面,是对春天永恒美丽的赞颂,也是对青春常驻的渴望。华烛下珠軿,盛寒里春光一片,则描绘了一场雪后初春的景色,冬日里的这份春意显得尤为珍贵。
诗中“不教暮景,也似每常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不愿放弃的情感,而“水精宫、银色界、今夜分明见”则是月光下的幻象,让人仿佛看到了仙境的模样。碧街如水,人影花凌乱,是对人间美景的描绘,那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享受这份春意。
“谁在柳阴中,小妆寒、落梅数点”则透露出一丝孤独和忧郁,诗人似乎在寻找某个人,或是回忆着过去。最后,“诗翁独倚,十二玉阑干,露濛濛,云冉冉,千嶂琉璃浅”,诗人独自倚立在十二个玉制的栏杆旁边,看着朦胧的露水和云彩,以及那如琉璃般清澈的山峦,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我性颇爱菊,手栽满东篱。
苦遭风雨妒,花事今年衰。
秋色殊冷淡,不堪饰茅茨。
闻君有同好,培养独得宜。
慇勤树彩幡,抱瓮役不辞。
秋来尽圻放,锦绣铺庭墀。
病起颇忆君,芳园一来窥。
入门所见夥,五色纷陆离。
黄白间红紫,烂若剪綵为。
身到众香国,顾盼行步迟。
谁言春花媚,秋花更多姿。
肥瘦各有态,俱是倾城姬。
恨我来稍晚,不逢全盛时。
后起难竞秀,早开已半萎。
落英当爱惜,为君诵楚词。
泛酒秀可餐,煮茶味亦奇。
不然缝枕囊,梦里清香吹。
君颔我言是,折赠三两枝。
将持遗细君,先压乌帽欹。
更请分花苗,名品君不私。
归去重种植,诀依口授施。
明岁花定好,约君同赋诗。
《筱云山庄看菊,赠厚庵秀才》【清·林朝崧】我性颇爱菊,手栽满东篱。苦遭风雨妒,花事今年衰。秋色殊冷淡,不堪饰茅茨。闻君有同好,培养独得宜。慇勤树彩幡,抱瓮役不辞。秋来尽圻放,锦绣铺庭墀。病起颇忆君,芳园一来窥。入门所见夥,五色纷陆离。黄白间红紫,烂若剪綵为。身到众香国,顾盼行步迟。谁言春花媚,秋花更多姿。肥瘦各有态,俱是倾城姬。恨我来稍晚,不逢全盛时。后起难竞秀,早开已半萎。落英当爱惜,为君诵楚词。泛酒秀可餐,煮茶味亦奇。不然缝枕囊,梦里清香吹。君颔我言是,折赠三两枝。将持遗细君,先压乌帽欹。更请分花苗,名品君不私。归去重种植,诀依口授施。明岁花定好,约君同赋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vamBwt94.html
乍天际清商徐奏,旅雁程催,暮云鳞皱。
香散银塘,水仙衣薄怎禁受?
有情团扇,留不住君怀袖。
檐马梦中鸣,一霎判炎凉时候。
搔首,怅琼闺路杳,只听碧天声逗。
刘郎去也,问谁咏菊芳兰秀?
正乱叶扑簌飘阶,怕飞坠邻家鸳甃。
镇西望愁予,人隔红墙知否?
客有可人期不来,蓬门今始为君开。
不嫌野外无供给,且尽生前有限杯。
草色全经细雨湿,榆烟将变旧炉灰。
白沙翠竹江村路,到老相过得几回。
城中有高楼,十二红阑干。
丹梯下平地,飞甍入云端。
一朝异时事,榛莽生凄寒。
小楼可丈许,亦足罗杯盘。
佳客不在多,八九相盘桓。
置身固言窄,置心有馀宽。
孟冬风日温,会合尽所欢。
寒山拂烟翠,霜叶流朱丹。
冥飞见高鸿,长啸惊白鸾。
徘徊不能去,落日光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