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天际清商徐奏,旅雁程催,暮云鳞皱。
香散银塘,水仙衣薄怎禁受?
有情团扇,留不住君怀袖。
檐马梦中鸣,一霎判炎凉时候。
搔首,怅琼闺路杳,只听碧天声逗。
刘郎去也,问谁咏菊芳兰秀?
正乱叶扑簌飘阶,怕飞坠邻家鸳甃。
镇西望愁予,人隔红墙知否?
乍天际清商徐奏,旅雁程催,暮云鳞皱。
香散银塘,水仙衣薄怎禁受?
有情团扇,留不住君怀袖。
檐马梦中鸣,一霎判炎凉时候。
搔首,怅琼闺路杳,只听碧天声逗。
刘郎去也,问谁咏菊芳兰秀?
正乱叶扑簌飘阶,怕飞坠邻家鸳甃。
镇西望愁予,人隔红墙知否?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词人的离愁别绪。开篇以“乍天际清商徐奏”起笔,形象地展现了秋风吹过天际,如同乐曲缓缓奏响,引出旅雁南飞,暗示季节更替和行人的匆忙。接着,“香散银塘,水仙衣薄怎禁受?”通过水仙花的凋零和轻薄的衣衫,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美景不再的感慨。
“有情团扇,留不住君怀袖”运用团扇的意象,寓言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无法挽留,而檐马的鸣叫又将词人从梦境拉回现实,感叹季节变换带来的冷暖差异。“搔首,怅琼闺路杳,只听碧天声逗”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惆怅,对远方闺中人的思念无处寄托,只能倾听秋风在碧空中的呼唤。
“刘郎去也,问谁咏菊芳兰秀?”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无人欣赏的遗憾。最后,“正乱叶扑簌飘阶,怕飞坠邻家鸳甃”描绘了落叶纷飞的场景,词人担心它们飘落邻家,触动了他的相思之情。结尾“镇西望愁予,人隔红墙知否?”以远眺的画面收束,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牵挂,却只能隔着红墙相望,无法相见的无奈与愁苦。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林朝崧独特的秋风怀人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