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行憩树,扫石坐听泉。
林谷含秋色,村墟起暮烟。
亭依青嶂曲,酒送白云边。
饮罢天将暝,归舟醉欲眠。
登高行憩树,扫石坐听泉。
林谷含秋色,村墟起暮烟。
亭依青嶂曲,酒送白云边。
饮罢天将暝,归舟醉欲眠。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秋日与蒋使君同游黄公涧》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游图。首句“登高行憩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登高远足,途中在树下小憩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接着,“扫石坐听泉”则写出他们在石头上清扫干净,静静地聆听山泉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林谷含秋色”描绘了秋天山林的色彩斑斓,满目皆是秋意,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或丰收的喜悦。而“村墟起暮烟”则通过傍晚时分升起的炊烟,暗示了村庄的宁静生活和时光的流转。
“亭依青嶂曲”写出了山中小亭依傍着曲折的青山,增添了游历的趣味和诗意。最后一句“酒送白云边”以饮酒为乐,想象美酒仿佛随着白云飘至,既表达了畅饮的豪情,也寓言了山水间的超然之境。
整首诗以游历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秋日山水的静美,以及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结尾“饮罢天将暝,归舟醉欲眠”,在欣赏完美景后,诗人带着微醺,准备乘舟归去,结束了一天的游程,显得轻松而满足。
倚阑观四远。
近有客登临,故相磨难。
山形欠舒展。
小峰峦云树,晦明更变。
江淮楚甸。
又何曾、分明在眼。
但临深、自觉身高,未可便名博见。
休辨。
吾心乐处,不要他人,共同称善。
痴儿浅浅。
因他谩说一遍。
问还知宴坐,回光收视,大地河山尽现。
待於中、会得些时,举觞奉劝。
朝天门外路,路坦坦、走去声瑶京。
悔年少狂图,争名远宦,为米孤征。
星星。
半凋鬓发,事千端、回首只堪惊。
居士新来悟也,渭川小隐初成。
临清。
巧创幽亭。
真富贵、享安荣。
有猿鸟清讴,松篁森卫,桧柏双旌。
蛙鸣。
自然鼓吹,粲林华、前后锦围屏。
须信早朝鸡唱,未如夜枕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