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材无补圣明时,持斧年多鬓欲丝。
蘋藻久虚先垄荐,诗书应有正人知。
趋朝凤阙推先达,退食乌台愧后期。
幸自此身安蹇拙,几看云与意俱迟。
樗材无补圣明时,持斧年多鬓欲丝。
蘋藻久虚先垄荐,诗书应有正人知。
趋朝凤阙推先达,退食乌台愧后期。
幸自此身安蹇拙,几看云与意俱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遣怀》。薛瑄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自己仕途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樗材无补圣明时,持斧年多鬓欲丝”中,“樗材”比喻自己才能平庸,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持斧年多鬓欲丝”则描述了多年为官后,岁月在自己头上留下了痕迹,鬓发已白。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谦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颔联“蘋藻久虚先垄荐,诗书应有正人知”中,“蘋藻”常用于祭祀,这里指诗人长久以来未能在祭坛上献上自己的才华。“正人知”则是说自己的诗书作品应该被正直的人所了解和欣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但仍然坚信自己的作品会有识之士赏识。
颈联“趋朝凤阙推先达,退食乌台愧后期”中,“趋朝凤阙”形容诗人积极入仕,追求功名。“推先达”则是说自己推崇前辈,希望与他们并肩前行。“退食乌台愧后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及时达到前辈水平的自我反省和遗憾。
尾联“幸自此身安蹇拙,几看云与意俱迟”中,“幸自此身安蹇拙”表示诗人庆幸自己能够保持本真,不追求浮华。“几看云与意俱迟”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像云一样随风而行,不急于求成,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薛瑄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自身才能的谦逊,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天将大任未容闲,清峭依然御史颜。
谢客能吟练江句,谪仙不厌敬亭山。
双溪风月壶觞里,叠嶂烟霞几案间。
天下苍生望公起,归辕行见郡人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