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首瞻天宇,欃枪夜有光。
致身当赴公,岂辞去故乡。
荷戈便为枕,眠甲凉于霜。
主将爱士卒,每食分粟浆。
袭怠贵夜行,衔枚历羊肠。
谁能辨旌旗,安容问穹苍。
腐儒株守经,徒言将饥荒。
涉川弃便舟,何日成舆梁。
抱子猿孤哀,惊弓雁独伤。
都尉闻之诃,鄙言箧中藏。
仰首瞻天宇,欃枪夜有光。
致身当赴公,岂辞去故乡。
荷戈便为枕,眠甲凉于霜。
主将爱士卒,每食分粟浆。
袭怠贵夜行,衔枚历羊肠。
谁能辨旌旗,安容问穹苍。
腐儒株守经,徒言将饥荒。
涉川弃便舟,何日成舆梁。
抱子猿孤哀,惊弓雁独伤。
都尉闻之诃,鄙言箧中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中的士兵生活,充满了悲壮与牺牲的精神。诗人通过“荷戈便为枕,眠甲凉于霜”这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状态,他们以武器为枕,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保持冷静与坚韧。接着,“主将爱士卒,每食分粟浆”则赞扬了将领对士兵的关爱,体现了军纪严明、上下一心的军队精神。
“袭怠贵夜行,衔枚历羊肠”描述了士兵们在夜间秘密行动的情景,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越崎岖的山路,展现了士兵们的勇敢与智慧。而“谁能辨旌旗,安容问穹苍”则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感慨,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士兵们也无暇顾及天上的星辰,只能专注于眼前的战斗。
最后,“腐儒株守经,徒言将饥荒。涉川弃便舟,何日成舆梁”则对比了书斋中的学者与战场上的勇士,前者只是纸上谈兵,后者却在实际中面对生死考验,揭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勇士兵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士兵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伟大,是清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黄昏又近。这疏疏密密,抛撇谁领。
无限斜阳,上尽帘钩,帘卷西风人静。
诗人见说如伊淡,怎淡到、烟痕都暝。
就个中摸索渠侬,孤袖暗香齐冷。
慰藉消魂瘦损,暮云破一角,漏泄清景。
压帽欹斜,依样朝来,只有寒温差省。
范围约束疏篱管,管不住、周遮三径。
恰小窗、落墨徐熙,一幅折枝相映。
试上山亭,好一览、天容海色。
浑便似、置身高处,玉楼晶阙。
翘首烟霄尘埃外,步虚环佩仙宫侧。
有江心、双塔峙中川,干云出。金波射,罗浮月。
银涛涌,昆仑雪。叹英雄淘浪,潮声呜咽。
挂采孤峰时隐现,灵昆一点争明灭。
倩铜琶、唱出大江东,鸣弦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