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其二》
《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其二》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三先生昔著书地,合以前光接后辉。

春木年年芚古干,孙枝叶叶溯遗徽。

千秋尚有宫墙在,一线远忧薪大微。

暮雨空濛寒食罢,茫茫百感集柴扉。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描绘对古代学者三先生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识。

首联“三先生昔著书地,合以前光接后辉”开篇即点明主题,以“三先生”代表古代学者,他们的著作如同前人的光芒,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道路,体现了学术传承的重要性。

颔联“春木年年芚古干,孙枝叶叶溯遗徽”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延续。春日里的树木年复一年地生长,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知识不断积累与传承。而“孙枝叶叶溯遗徽”则形象地表达了后人追寻先贤足迹,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颈联“千秋尚有宫墙在,一线远忧薪大微”则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尽管时间久远,但那些承载着文化记忆的古建筑依然屹立,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同时,“一线远忧薪大微”暗示了文化传承的不易,提醒人们要珍惜并努力保护文化遗产。

尾联“暮雨空濛寒食罢,茫茫百感集柴扉”收束全诗,描绘了一幅寒食节后,暮雨蒙蒙的景象。诗人站在庄重的墓前,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既有对逝去先贤的怀念,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这最后一句“茫茫百感集柴扉”,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发,鼓励人们在面对历史与文化时,能够产生共鸣,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文化遗迹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文化与个人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秋夜山中述事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0)

春霁

久客孤舟上,天涯漱晓津。

野芳桤似柳,江霁雪和春。

吏叫能惊鹭,官粗实害身。

何当穷蜀境,却忆滞游人。

(0)

舟中酬杨中丞春早见寄

锦楼春望忆丹楹,更遇高情说早莺。

江上境寒吟不得,湿风梅雨满船轻。

(0)

戏瞻相

失意蹉跎到旧游,见吹杨柳便遮羞。

瞻相赵女休相拽,不及人前诈摆头。

(0)

别青州妓段东美·其二

阿母桃花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

不须更向沧溟望,惆怅欢情恰一年。

(0)

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