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江光欲近城,数峰横翠海云平。
杨花含湿初飞岸,野草侵阑不辨名。
斜度春风双燕语,曲穿新绿一僧行。
不堪寥落关山意,三月江南啼乱莺。
一雨江光欲近城,数峰横翠海云平。
杨花含湿初飞岸,野草侵阑不辨名。
斜度春风双燕语,曲穿新绿一僧行。
不堪寥落关山意,三月江南啼乱莺。
这首清代诗人李华国的《春暮》描绘了一幅春雨后江南水乡的清新景象。首句“一雨江光欲近城”,写雨后的江面泛着微光,仿佛水色与城市相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次句“数峰横翠海云平”,则展现了远处山峦在雨后青翠如黛,云雾缭绕,如同海上的平远画卷。
第三句“杨花含湿初飞岸”,细腻地描绘了沾满雨水的柳絮轻盈地飘落在岸边,增添了春天的生机和动感。接着,“野草侵阑不辨名”一句,通过“侵阑”和“不辨名”表达了草木茂盛,春意盎然,连道路都难以分辨的情景。
第五、六句“斜度春风双燕语,曲穿新绿一僧行”,通过“双燕语”和“一僧行”,描绘了春风中燕子的呢喃和行人穿行在新绿丛中的画面,富有动态感和生活气息。最后一句“不堪寥落关山意,三月江南啼乱莺”,以“寥落”和“啼乱莺”传达了诗人内心对离别或孤独的感慨,以及江南三月莺啼声中的那份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暮时节江南的景色,情感上既有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又融入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离情,是一首富有韵味的春景抒怀之作。
苇障凫潭罅。晚照江亭,四绕阑干亚。
冷红摧雁锦,秋恨远、烟鸟归云齐下。
苔甃觅诗魂,算眉黛、销春思冶。
傍要离,埋香醉郭,泪泉同洒。
摇落倦旅,惊心政客,何来费、款门车马。
鬓华搔更短,鸥梦醒、鹤怨高寒遥夜。
心字惜香灰,隔窗听、雄谈快泻。
待归也,露银浅碧,綀襟尚挂。
虬柯菭蚀金源字,风烟四朝惊换。
?象山河,枝悬日月,曾入宸游清撰。霞轩雾卷。
更黛拂天眉,镜平波面。
露掌潜移,为谁铅泪尚偷泫。
承光仪制最古,试娲皇妙手,勤补圆殿。
设蕝频更,然藜半烬,赢得南郊麟楦。铜台恨远。
怕倚沼仙蕖,未秋红变。泣尽琼瑰,涉洹归梦短。
海天碧。春雨江南送客。
离筵畔,红杏满枝,转盼新烟过寒食。
衡阳雁向北,不带湘人尺帛。
春申浦,波嫩草香,犹认骄骢旧行迹。
高斋未寥寂,纵不见韦三,犹见秦七。
碧桃花下黄藤席。
还睥睨当世,酌商千古,西窗残烛一剪蜜,替垂泪何益。
今夕是何夕。
且近倚吴歌,遥和湘瑟,吹笙露下双鬟湿。
自薄倖归去,懒亲钗泽。明珠为泪,共夜雨,枕畔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