毖彼泉水,其清浏浏。既出于山,亦经于丘。
原则有坎,陆则有岐。汪汪洋洋,莫知所之。
奔壑西驰,经天东注。夫岂性然,势激而寓。
敛此涓滴,至于寻丈。随波同流,惟海是向。
彼观泉者,朋簪童琴。洗耳其操,濯缨其心。
鸣雨林臻,霏雪厓至。时不待人,图不尽意。
漆园蒙庄,妙契渊默。君子与人,果行育德。
养正之功,有渐无已。勖尔后来,是之取尔。
毖彼泉水,其清浏浏。既出于山,亦经于丘。
原则有坎,陆则有岐。汪汪洋洋,莫知所之。
奔壑西驰,经天东注。夫岂性然,势激而寓。
敛此涓滴,至于寻丈。随波同流,惟海是向。
彼观泉者,朋簪童琴。洗耳其操,濯缨其心。
鸣雨林臻,霏雪厓至。时不待人,图不尽意。
漆园蒙庄,妙契渊默。君子与人,果行育德。
养正之功,有渐无已。勖尔后来,是之取尔。
这首诗以泉水为题,描绘了泉水从山间流出,经过丘陵,最终汇入大海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泉水的流动,隐喻人生的历程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泉水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溪,再汇入江河,最终流向大海的过程,象征着个人品德的积累和成长。诗中提到的“敛此涓滴,至于寻丈”,形象地描述了小水滴如何汇聚成可观的水流。同时,诗人也借泉水洗涤耳朵、清洗心灵的比喻,表达了通过修身养性来净化内心世界的思想。
诗中还提到了“鸣雨林臻,霏雪厓至”,描绘了自然界中的风雨雪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壮丽。最后,诗人引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这种修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