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勾吴客,风流忆晋贤。
斯文今尚在,故墨有谁传。
野寺门如市,田家屋似船。
飞萤偏有意,时照笔床前。
短褐勾吴客,风流忆晋贤。
斯文今尚在,故墨有谁传。
野寺门如市,田家屋似船。
飞萤偏有意,时照笔床前。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诗《用韵酬余伯庸三首(其三)》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的生活画面。首句“短褐勾吴客”形象地刻画了穿着简朴的游子,他们或许来自吴地,风度翩翩,富有才情。“风流忆晋贤”则表达了对古代才子的追慕,暗示诗人自身的文雅与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接下来,“斯文今尚在”强调了文化的延续,尽管时代变迁,但文人的精神和学问仍然流传不息。“故墨有谁传”则隐含着对后世能否珍视并传承这些文化遗产的忧虑。
诗中通过“野寺门如市,田家屋似船”描绘出乡村的宁静与淳朴,寺庙门前人来人往,如同市集,而农家房屋则如舟泊于田野,展现出一种田园诗意的景象。
最后两句“飞萤偏有意,时照笔床前”以萤火虫为喻,寓意文思如飞,即使微小的光亮也能照亮诗人创作的角落,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专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文人的风流遗风,又寓含了对文化传承的感慨,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爱君好兄弟,怡怡两峥嵘。
苏湖服至教,旬宣播芳馨。
千里念契阔,一朝来合并。
连床话曩昔,共此灯烛莹。
潇潇夜风雨,良会非彭城。
底须赋春草,乐哉埙篪声。
兄弟既好合,忽忆故园行。
徘徊不忍舍,翻然歌鹡翎。
嗟嗟此羽毛,急难飞且鸣。
物性有如此,况乃骨肉情。
写图送将归,临路独屏营。
有诗君且赋,有酒君且倾。
人生异南北,聚散如浮萍。
归舟趁南风,采石几日程。
相思无了日,且看章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