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棹恩波里,追随秘监年。
白浮心寺月,青落鉴湖天。
兴到龟将酒,形忘马似船。
不辞狂欲死,谁是谪中仙。
放棹恩波里,追随秘监年。
白浮心寺月,青落鉴湖天。
兴到龟将酒,形忘马似船。
不辞狂欲死,谁是谪中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恩波之中,追随秘监,体验了一番独特的秋夜鉴湖之景。首句“放棹恩波里”,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自由自在、随波逐流的洒脱形象。接着,“追随秘监年”则可能暗示了诗人与某位高人或隐士同行,共同品味这静谧而神秘的夜晚。
“白浮心寺月,青落鉴湖天”两句,运用了对比和色彩的描绘,月光如水般洒在心寺之上,显得格外明亮纯净;而湖面则映照着天空的青色,两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超脱。
“兴到龟将酒,形忘马似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受。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无论是饮酒还是骑马,都如同在船上一般轻松自如,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不辞狂欲死,谁是谪中仙”两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人愿意为了追求狂放不羁的生活而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生命,但同时也表达了对那种超凡脱俗、谪仙般的存在的渴望与敬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审美情趣。
圣人启元运,应龙恊昌期。
万物快先睹,而我逢兹时。
抱策献天门,鸿渐修羽仪。
木天肆宏敞,玉轴陈参差。
石渠发中秘,虎观探幽期。
渊源接师友,得失随箴规。
分阴期共竞,古道还力追。
愿言谢纷华,兼以息驱驰。
但令微忠效,无求虚誉垂。
庶几大造化,于以酬毫釐。
坐见乾坤泰,我亦赞无为。
双丝系玉环,宛转生光泽。
本以结同心,何知反弃掷。
君家美酒琥珀光,红颜少年坐满堂,酒酣意气不可当。
君家玉堂盛孟门,孟门深谷无朝昏。
中有美人啸且歌,仁义结客客自多,相与醉君金叵罗。
黄雀衔环报旧主,畏君弹射远飞去,夜深孤栖城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