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围山色里,天气半阴晴。
野草有生意,幽禽多好声。
炊烟茅屋接,流水小桥平。
最喜民风古,机丝轧轧鸣。
四围山色里,天气半阴晴。
野草有生意,幽禽多好声。
炊烟茅屋接,流水小桥平。
最喜民风古,机丝轧轧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松滋道中的所见所闻,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乡村画面。首句"四围山色里",以山色环绕的环境烘托出道路的幽深与静谧。"天气半阴晴"则暗示着气候宜人,光影斑驳,给旅途增添了几分变化和趣味。
"野草有生意",通过描述野草的茂盛和活力,传达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幽禽多好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鸟儿的鸣叫声增添了生动的音响元素。
"炊烟茅屋接",茅屋升起的炊烟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融合,呈现出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和谐。"流水小桥平"则描绘了一条平静的小溪和横跨其上的小桥,构成了一幅宁静的水乡图景。
最后两句"最喜民风古,机丝轧轧鸣",表达了诗人对淳朴古风的赞赏,以及听到村民们手工纺织时机械发出的轧轧声,这种声音在诗人听来更显得亲切和质朴,充满了生活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滋道中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睢州昨日缄书至,报道道原今亦亡。
岂为思家缠旧病,莫因作县坐新章。
无人老母谁终养,寡妇孤儿我独伤。
客夜梦回呜咽久,不禁寒月下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