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青山山下路。茅屋人家临水住。
雨余一片夕阳明,汀草处。鸥来聚。
一叶渔舟横野渡。烟雾纷纷生古树。
树底寒流桥欲堕。行人千里未能归,还自苦。
愁无数。枫落吴江秋正暮。
江上青山山下路。茅屋人家临水住。
雨余一片夕阳明,汀草处。鸥来聚。
一叶渔舟横野渡。烟雾纷纷生古树。
树底寒流桥欲堕。行人千里未能归,还自苦。
愁无数。枫落吴江秋正暮。
这首明代词人陈霆的《天仙子·秋景画》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日山水图。开篇“江上青山山下路”,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江边青翠的山峦与蜿蜒的山路,展现出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色。接着,“茅屋人家临水住”描绘了山脚下房屋依水而建,生活气息浓厚,富有田园诗意。
“雨余一片夕阳明,汀草处。鸥来聚”描绘了雨后夕阳斜照的景象,水边的草丛中鸥鸟聚集,增添了生动的动态元素,表现出宁静而和谐的生态环境。随后,“一叶渔舟横野渡”进一步描绘了渔夫悠然垂钓的画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生活情趣。
下半阙“烟雾纷纷生古树。树底寒流桥欲堕”通过烟雾缭绕的古树和仿佛要被流水冲走的桥梁,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时光流转和岁月沧桑。最后,“行人千里未能归,还自苦。愁无数”借行人无法归家的愁绪,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游子的关切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将个人情感融入到秋景之中,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秋日的山水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州多寓士,论年悉肩随。
风波同一舟,奚必骨肉为。
倪家莲花白,每酿必见贻。
季昌妙琴事,足以相娱嬉。
郭侯家多书,篇帙得遍窥。
赵子笃于学,间以问所疑。
王生旧邻舍,穷达心不移。
千里访存殁,十口分寒饥。
独有仲通甫,天马不可羁。
直以论诗文,稍稍窥藩篱。
永怀王与李,朔漠行当归。
书来闻吉语,报我脱絷维。
惭非一狐腋,不直五羖皮。
我作野史亭,日与诸君期。
相从一笑乐,来事无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