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上碧落,亲手启后户。
斜东见西山,粹碧无纤雾。
须臾半崦间,冉冉动微絮。
吹作千峰云,立变万姿度。
正北寻米山,遥隔一片雨。
亭亭如仙子,晓起浣月露。
天衣异人世,一色制轻素。
两山谁不奇,裴回未能去。
清晨上碧落,亲手启后户。
斜东见西山,粹碧无纤雾。
须臾半崦间,冉冉动微絮。
吹作千峰云,立变万姿度。
正北寻米山,遥隔一片雨。
亭亭如仙子,晓起浣月露。
天衣异人世,一色制轻素。
两山谁不奇,裴回未能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的山色图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清晨上碧落”直入主题,将读者带至一处高地,亲手启后户,意味着诗人在晨光中揭开心扉,准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斜东见西山,粹碧无纤雾”则展示了雨后的清新气象,山色更显得鲜明而深邃,没有一丝雾气的遮挡。
“须臾半崦间,冉冉动微絮”中,“须臾”表达了时间的短暂,而“半崦”则描绘出山峦在晨光中的温柔轮廓。“冉冉”一词形容云雾的轻盈与流动,给人以诗意盎然之感。
接下来的“吹作千峰云,立变万姿度”更是展示了自然界中风力的无穷变化,山峰间的云雾随风而起,瞬息万变,每一刻都有新的美景呈现。
“正北寻米山,遥隔一片雨”中的“米山”可能是一处特定的地名,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避世之所。而那遥远的一片雨,则为这清晨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期待。
“亭亭如仙子,晓起浣月露”描绘出一位仙子般的人物形象,她在清晨的露水中轻盈地行走,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这里的“亭亭”形容的是她步态的优雅与自如。
最后,“天衣异人世,一色制轻素。两山谁不奇,裴回未能去”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赞美,它宛若神仙之服,与尘世迥异。而“两山谁不奇”强调了这种自然美景的普遍性,而“裴回未能去”则透露出诗人想要在这美景中流连忘返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清晨山色和云雾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自然画卷。
夫子钓不纲,仁心戒尽物。
君子远庖厨,孟轲论仁术。
生鱼舍子产,兽网祝天乙。
于牣文王沼,灵德寿周室。
唐置放生池,天下八十一。
至今湖州碑,辉耀鲁公笔。
我宋仁如天,神武而不杀。
华夏及蛮貊,卵胎暨化湿。
皆归好生德,惟恐一物失。
清源号佛国,此典胡独缺。
耽耽举子场,馥馥荷华隰。
诞节逢千秋,锡宴遍郡邑。
何以寿吾君,故事修遗逸。
鱼鳖族至微,端赖尺水活。
况兹十亩池,中含千里阔。
郭索行草泥,玄夫巢莲叶。
长须及众鳞,巨细各俦匹。
圉圉复洋洋,生意俱可必。
永逃数罟忧,咸被中孚吉。
中有六六鱼,聊兹友螾蛭。
一朝得云雨,龙门变凡质。
岁旱当作霖,莫忘池中日。
《天申节放生》【宋·王十朋】夫子钓不纲,仁心戒尽物。君子远庖厨,孟轲论仁术。生鱼舍子产,兽网祝天乙。于牣文王沼,灵德寿周室。唐置放生池,天下八十一。至今湖州碑,辉耀鲁公笔。我宋仁如天,神武而不杀。华夏及蛮貊,卵胎暨化湿。皆归好生德,惟恐一物失。清源号佛国,此典胡独缺。耽耽举子场,馥馥荷华隰。诞节逢千秋,锡宴遍郡邑。何以寿吾君,故事修遗逸。鱼鳖族至微,端赖尺水活。况兹十亩池,中含千里阔。郭索行草泥,玄夫巢莲叶。长须及众鳞,巨细各俦匹。圉圉复洋洋,生意俱可必。永逃数罟忧,咸被中孚吉。中有六六鱼,聊兹友螾蛭。一朝得云雨,龙门变凡质。岁旱当作霖,莫忘池中日。
https://shici.929r.com/shici/QTyVrLFGl.html
请雨遍群望,扰扰冲尘埃。
际天麦浪空,刺水秧针摧。
已近尺五天,未动满盈雷。
地欲赤晋国,年将饥鲁哀。
寄笺叩天门,好音清夜回。
似传上帝意,颇亦怜不才。
披衣起视月,在毕方徘徊。
忽闻萧萧声,高洒熙熙台。
云阵泼墨暗,电光摇帜催。
灯前落檐花,欣衔少陵杯。
绿波满四泽,花柳村村开。
知有一尺霖,来从傅岩隈。
不作天宝词,淋零悲马嵬。
定有元和诗,中衔谏书来。
昔年王俭客,今共阿戎游。
尝药子当去,请祠予欲休。
过从都几日,离别况逢秋。
归上双亲寿,涂中莫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