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语催寒,蟾光破暝,绘成一片秋容。
恨阑干十二,倚不尽愁踪。
宛转向池塘立遍,惊看月影,过了梧桐。
任香尘冰透,苍苔立折弯红。
踌躇半晌,乍回头、密语西风。
想漏杳如年,宵凉似水,香冷薰笼。
有梦知无觅处,霜桥茅店泊孤篷。
把鸳衾红泪,不如滴向芙蓉。
蛩语催寒,蟾光破暝,绘成一片秋容。
恨阑干十二,倚不尽愁踪。
宛转向池塘立遍,惊看月影,过了梧桐。
任香尘冰透,苍苔立折弯红。
踌躇半晌,乍回头、密语西风。
想漏杳如年,宵凉似水,香冷薰笼。
有梦知无觅处,霜桥茅店泊孤篷。
把鸳衾红泪,不如滴向芙蓉。
此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图景,通过“蛩语”、“蟾光”、“梧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幽寂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以“恨”、“愁”为主题,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十二”、“半晌”、“漏杳”等词语,不仅增添了时间的流转感,也暗示了情感的绵长与无奈。结尾处“霜桥茅店泊孤篷”、“鸳衾红泪”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哀愁的主题,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力和深刻的理解。